顧轍和陸謹明終究是知道分寸的,

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會玩“在領導來視察的日子,剛好遇到原材料被卡脖子、從而停工待料”的苦情戲。

那樣做雖然也能確保搞掉陳精誠,但動靜就鬧太大了,還顯得有點假。

更何況,領導視察本來就是一個展示自己的難得契機,當然要儘量把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

哪怕陸謹明最初的動機是為了對付陳精誠,真到了這一天,他早就把這些小恩怨拋在腦後、一切都要以保證視察不出紕漏為第一要務。

於是就看到了剛才那一幕:

先讓原材料倉庫那些確實不知情的怠工裝卸工稍微鬧一鬧,搞點小動靜。然後立刻給他們發計件工資、把事兒平了,表面上繼續順利生產,似乎什麼都沒發生。

能讓視察團裡的工作人員注意到那就最好,如果注意不到,那就再一點點加碼,

陸謹明一共安排了三個可能的曝光環節,顯眼程度逐次提升——好在第一個環節就奏效了,後面兩個環節也就“提前舉一反三、查漏補缺”,直接扼殺於萌芽之前。

……

視察工作,就在一片和諧的氛圍中結束了,午後稍微休息了一下,領導們就先走了。

當時並沒有人把事情鬧大,但是,工業口的李副廳長,在走的時候確實臉色有點不好看,他應該是已經知道這邊差點出了供應鏈問題、幸好企業方面隨機應變解決了,才沒丟人。

這事兒回去需要了解了解。但不管怎麼說,有問題也要關起門來解決,家醜不可外揚嘛。

領導們走後,倒是跟來的那些媒體記者,不約而同選擇了計劃外多留一段時間、好好挖掘猛料。

這些記者有省電視臺的,還有方舟市和明州市的電視臺,外加幾個報社、一份財經類雜誌。

他們原本接到的任務,只是例行公事,但沒想到跟拍視察的過程中,發現了那麼多令人驚豔的內容。

明遠國際這家區區幾千萬元淨資產的小型民企,居然有那麼大的雄心,簡直就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先進樣板案例。

方舟科技諮詢的顧老闆,更是年輕有為到讓人震驚。

按說“東海大學產學研示範標兵”、賣專利授權賺幾百萬、統籌國內首條熔噴產線引進、搞熔噴機的國產化替代科研……

這些成績和榮譽,單獨拿出任何一個單項來,都不足以讓省級媒體重視到專程跟蹤報道的程度。

但是,今天機緣巧合之下,他們才發現,原來這麼多事情居然可以是同一個人、在那麼短的時間裡做出來的,他還那麼年輕!聽說才18歲!

這新聞價值就完全不一樣了。

下午開始,顧轍就被排滿了接見和會談的日程,甚至都排到第二天了。

大家對他的一切成就都很感興趣,連之前他做隱形眼鏡材料、跟海昌的技術授權交易,按說都是跟今天的視察毫無關係的內容。

但記者們依然一點點摳素材,拿回去以備不時之需——這太傳奇了。

最後,甚至還有八卦到問起顧轍的個人感情私事的,不過這些問題當然絕大多數都被顧轍拒絕回答了。

記者們之所以注意到這一切,也是因為顧轍的學業履歷是公開的,想查就能查到。

他的戀愛雖然很私密,可他跟陸幽幽七年同學之情沒法瞞住,也就引來了無限的遐想:

顧總有個七年的女同學,跟他一直關係那麼好,今天還一起接待視察了,就是陸老闆的女兒……怎麼看都有問題啊!

應付得疲憊不堪時,顧轍終於不得不反省了幾秒鐘:

“看來……找個多年青梅竹馬的女朋友,就是這方面有點不得清淨,想保持隱私都很難。還是等大學畢業了就早點結婚吧,免得被人嚼舌頭揣測。”

陸幽幽也不免被女記者們圍著八卦了一會兒,不過她倒是沒有太煩惱,反而還挺為“原來在你們眼中我和阿轍那麼般配”而偷偷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