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躬身入局,再談公信力(第1/2頁)
章節報錯
陸謹明和朱盈盈聽了這話,不啻像是被重磅炸彈驚到了,異口同聲說:
“你之前跟家裡說、你請教了很多專家教授……其實是請教了小顧嗎?我們家可是投了600萬到聚丙烯熔噴機上。
小顧,這不是開玩笑的。這居然是你的意見?你真有把握?一會兒吃完飯得詳細說說。”
陸謹明完全坐不住了,他一個月前聽女兒的話,不再跟那些傳統老對手搶鎮洋煉化的emt增產原料貨源,而是改技術升級到熔噴布賽道,也免得把女兒賠出去聯姻。
實話實說,當時他這麼決策,跟女兒提供的資訊來源,也是有很大關係的。
不光是那些道理本身聽起來靠譜,更是因為女兒信誓旦旦說這些是東海大學權威教授提供的諮詢意見。
現在得知是顧轍說的,雖然資訊還是那些資訊,原理還是那些原理,陸謹明依然不免心中發毛,唯恐顧轍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顧轍聞言也是苦笑,不過他知道這事兒總有這一天的,無非是早晚的問題。
既然今天都把話說開了,大不了就多透露一些純思路層面的乾貨。
反正陸幽幽已經死心塌地正式當他女朋友了,這種情況下多說一些,也不用擔心洩密,都是自家人了。
……
於是乎,簡簡單單吃完午餐後,陸家人就拉著顧轍去了書房。
原本今天是給陸幽幽慶祝生日,大家約定俗成不談生意上的事情,最後還是沒忍住。
好在陸幽幽也不介意,反而心中有點小竊喜,很高興男朋友的實力能有機會被父母接受認可。
陸謹明和顧轍在書房裡坐下後,陸幽幽就很乖巧地給兩人都倒了茶。
朱盈盈則坐在遠處旁聽,府上的女僕也被支開去樓下忙別的家務,不許靠近書房。
大家簡單統一了一下關於進入熔噴布賽道的基本共識後,顧轍便侃侃而談,對陸謹明談一點乾貨:
“如今聚丙烯熔噴布在國外的主要用途,是製造口罩以及其他有吸附性要求的面料。當然,熔噴布的吸附性效果,跟熔噴出來的噴絲纖維粗細有關係。
越是細的纖維,表面積越大、孔隙吸附效果越好。這一點常識您應該都知道,就像活性炭比普通木炭吸附好,不就是表面積大嘛。
所以熔噴布這個行當,高階低端都能做。越追求吸附性和醫學價值,就要追求噴嘴噴射的纖維絲越細,噴射生產效率會降低,吸附品質會提高。
如果微調噴嘴,追求粗絲大產量,也能很快實現,完全根據客戶需求來,給什麼價出什麼貨,目前國內還沒人做熔噴布,哪怕是低端貨,基本銷路也是絕對有保障的。而一旦有需求、有技術做高階貨,超額溢價部分幾乎就是純賺。”
顧轍上來也不先說那些天馬行空的黑科技,而是給陸謹明先吃個定心丸、描述一下兜底形勢——就算賺不到大錢,小錢是絕對沒問題的,可以非常靈活。
陸謹明聽了之後,果然沒那麼患得患失了,而且對顧轍的行事作風認識,也更深了一層:
“這孩子倒不是那種自恃技術上有天賦、就狂妄冒進的,還知道先拿個保底。難怪當初那方案能騙過我們,真以為是權威教授的意見。”
顧轍看陸謹明表情變輕鬆了一些,這才開始“攀上限”,畫大餅。
“未來要在熔噴布領域賺大錢、搞高階科技,那就肯定要先把熔噴布的噴絲直徑進一步降低,這是不管什麼高階貨都要確保的通用技術進步。
噴絲變細之後,就可以配合很多材料學領域的新思路新發現,解決現有熔噴布不透水、不吸潮的問題。做到兼顧保暖、吸附抗菌、甚至是單向透水排溼。
具體的研發思路嘛,無非是在把噴絲直徑壓到奈米級之後,搞多層精確熔噴。比如在最靠近人體面板的那一層,就可以用親水性材料,靠近外側的一層,再噴上疏水性材料。
親水材料最簡單的自然是pva,聚乙烯醇。疏水材料目前我還沒深入研究選什麼好。再配合一些複雜堆疊分層工藝。我覺得是有希望做到:
‘最內側遇到水就吸進去,然後鎖在夾層裡的水遇到外側疏水結構,從外層孔隙中被逼出去一半。逼出去的水就直接擴散流走揮發,被逼回內層的那一半再次被外層排斥、再五五開逼出去一半’,宏觀上看最後就是絕大多數的水蒸氣可以單向透過,跟人造面板一樣。”
顧轍沒有說太細具體材料,只是舉了親水的pva作為例子,因為這個太容易想到了,不舉例陸謹明自己肯定也能想到,他搞了那麼多年化纖,常識肯定是不缺的。
至於疏水材料,後世相關發明裡用的是plga(羥基丙酸羥基乙酸共聚物),這種材料很特殊,剛好能滿足上述單向透水需要。
顧轍重生前作為一個增材工藝材料領域的專家,還看過相關論文和專利說明書。
最早的論文是中科院奈米所2020年6月26日在當年6月刊的《科學》上發表的(有興趣的書友可以直接去《科學》上找英文原版的論文來看)
那東西后來也確確實實做出了可以商用的“人造面板”,但是卻遲遲沒有普及到口罩生產領域——這不是技術上達不到,而是經濟上不划算。
按照顧轍重生前的成本評估,造普通熔噴布口罩,成本可以控制在五毛錢一個以內,而用那種材料至少要六七十塊一個,還不能再帶別的附加科技。
口罩作為消耗品,用幾個小時就會扔的,當然不會有企業去投入量產線了。但如果是作為奢侈耐用品,有噱頭,有裝逼加持。哪怕每平米麵料要三千塊錢,還是可以造一點的。
總有追求極致乾爽透氣保暖的耐克阿迪美津濃使用者會買單,或者賣給那些戶外運動極客。而且有些東西產量上去之後,研發成本也會漸漸攤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