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你都沒有民事行為能力,憑什麼賣專利?(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考後的第一週,就這麼平淡無奇地渡過了。
顧轍每天白天混實驗室,把要考的實驗練得爛熟於胸。
早晚則在操場上跑步健身,收拾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星期下來,整個人精氣神都比剛重生時有所改善。
後天是6月18,週二,也是正式提交志願的日子。
而高考出分、第一批錄取工作、錄取後的特招,這三個環節也各自需要一週左右。
所以週日這天收工時,顧轍覺得練得差不多了,就跟邵佳他倆商量:“後續兩週我暫時不打算練了,等錄取通知書下來,再最後突擊一下吧。
你們要是不介意,我就先把實驗室鑰匙還了,寢室倒是不忙退,你們看怎麼樣?”
他倆當然沒意見,反正他們的實力也不可能真的進竺可楨學院。
這一週他們基本上都是在打著做實驗的名號放羊,接觸久了交情還有所升溫,發展到打情罵俏,顧轍還得吃他們的狗糧。
想到這點,顧轍也就沒什麼利用他人的負罪感了。
暫時遣散了隊友後,顧轍就拿出這一週裡,他梳理出來的幾個小專利,開始琢磨自己的賺錢大計。
說實話,一開始的時候,顧轍的心著實有點大了,有點過於樂觀。
實際動手推進後,才發現問題一個接一個,哪怕重生了,賺錢依然是不容易的。
首先,他前世專精的方向,那些新材料、增材加工工藝等高精尖技術,如今連前置科技樹都還沒點亮,屬於空中樓閣。
另一方面,做過專利律師的他,非常清楚:專利分兩大類,發明和實用新型(外觀專利不考慮)。發明的申請門檻和稽核標準更高、週期長、申請費也更貴。實用新型便宜一些,週期也短平快。
但根據《專利法》,實用新型的申請物件只能是實物專利,不能針對方法、工藝。
那些沒有實體的技術,你只能申請發明專利。而涉及新材料的發明申請,對配方的稽核非常嚴格。
而顧轍不可能記得住全部細節,所以他只能是指明一個研發方向、具體還得反覆做實驗、充實資料,才有可能申請下來。這一切還得等自己開公司、有了實驗室才好搞。
最後,顧轍也很清楚“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樸素道理。
在自己實力還很弱的時候,好東西拿出來也守不住。
尤其專利這玩意兒是按國別保護的,真拿出一箇中外都值錢的乾貨,顧轍現在還沒渠道同時在全球主要國家都按PCT條約申請,也付不起申請費。
而如果只在國內申請、先賣先賺錢,一旦被注意到了,在國外就會被別人仿造侵權,那不成便宜老外了嘛?
顧轍這一週裡,空下來的時間,就是在這樣靜心“做減法”,把自己如今還不能走的路,一條條用排除法排掉。
減法做完後,顧轍手頭就只剩下兩個只是在機械結構方面有點微創新的小物件,屬於那種畫個結構圖就能直接申請下來的實用新型。
比如前面提到的“分液漏斗加連通器原理的撇雞油湯勺”,就是典型代表。
另一個,則是“基於滴定管原理的夾層雞尾酒滴管”,便於水平比較次的調酒師也能調出某些密度分層雞尾酒。
滴管材料特地選用了一種疏水毛細材料,所以刺破分層液麵的時候,不會導致張力破潰、酒水提前混合渾濁,非常適合後世酒吧裡常見的“深海水母”、“外星人腦花”。
至於靈感,顧轍也是在做“分層萃取實驗”時,聯想到的。
要是讓金萍知道她的得意門生,這些日子鼓搗的副產品,就是把高大上的分液漏斗、滴定管都魔改成廚子和調酒師用的工具,不知會作何感想。
……
第二天是週一。
顧轍知道,一直閉門造車也不行,所以他一大早就拿著那幾件小玩意兒的設計圖、他自己剛剛連夜撰寫的技術說明書、權利請求書等,去了趟科技局,排隊諮詢。
瞭解下如今的專利申請辦事流程,再問問怎麼匯款付錢。
隨後就把全部申請材料快遞郵寄到京城,再匯款了一下申請規費。
國內所有的專利申請,都必須直接遞交到京城的國知局,地方上沒有派出機關受理。
02年也沒有網上遞交材料的渠道,顧轍也沒錢沒路費跑京城,就只好寄EMS。
申請一個發明專利,國知局起步就要收一千塊受理費,實用新型五百起步。
再加上權利請求書條目如果比較多、超出一條加150,技術說明書超一頁加50到150。
實用新型只用接受形式審查,不用實質審查。而發明還要實質審查,一旦到了實質審查階段,還要再交2500。
所以綜合算下來,一個發明至少要給國知局四千多,實用新型也要一千塊左右。這對於如今還在為“暑期要賺到兩萬塊還按揭”的顧轍而言,是一個不小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