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輕鬆過關(第1/3頁)
章節報錯
對方改為“禮貌請求”,顧轍倒是不好直接硬懟回去了,那樣顯得他沒風度。
當然,如果顧轍願意出手,那碾壓對方也是非常輕鬆的。
只不過,前世當過律師的顧轍,信奉一個信條:無裁判,不辯論。
律師法庭辯論也好,科研學術答辯也好,都是要有更權威的第三方在場,才有價值。
否則,只有利益衝突的雙方,只是浪費時間扯淡。
在他看來,馮濤算什麼?即使是那個隨場監督的老師,也不算什麼,贏了也不賺啊。
好在,兩人略微扯皮了一會兒,實驗室外面的走廊上人也越聚越多,其他來適應場地的考生,也都藉故休息一下,過來看個熱鬧。
因為走廊擁堵影響通行,幾分鐘內,總算惹來了一個路過的化科院大牌教授不滿。
“實驗樓裡看什麼熱鬧?注意紀律,全部散了!”一個面帶兇相的年輕方臉教授忍不住訓斥。
“是鄭健鄭教授!高分子材料方向的學術帶頭人!可別得罪他了,以後搞化學要出成果還得跟他混。”一些考生竊竊私語,立刻就散了。
實驗室裡那個監督老師,見狀也趕緊讓馮濤別鬧了,兩三步竄到走廊上,跟教授解釋。
鄭健也不給他面子,直接訓斥:“小吳你也是,管個實驗室都管不好,難怪一直助教。什麼情況?”
助教小吳:“有幾個練實驗的學生討論問題,引來其他備考學生圍觀了,沒別的事。”
鄭教授瞭解了一下前因後果,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不過,他也不太喜歡靠政策紅利撈好處的人,就走到顧轍面前,撂下一句話:
“那你有沒有把握?不想練這個題,就悄悄跟我說,我讓他們全散了。如果你肯,我也不會讓你吃虧。
這種技巧,本來也不可能考的,不過勉強也能看出實驗基本功的紮實程度。你們鎮洋中學的嘛,也被得了便宜賣乖,真要是表現好一點,上面也好交代。”
顧轍立刻就聽懂了:
因為去年那場競賽,是第一次實施“保送生安慰獎名額”這個制度,所以肯定有人不服。
與之相反,如果是改革的獲益者、比如去年鎮洋中學得到保送的那個張銘,表現得比其他幾個當初靠真實實力拿了省一等獎的保送生還優異,那改革派就可以樹典型,拿他說話了。
可惜,張銘的實力確實不是另外三位省一等獎可比的,他也爭不了這口氣。
這時候,一旦有人注意到顧轍的定位,說不定就會期待他的表現了——如果顧轍表現很好,將來學術前途不錯,那改革派也能說:
“省內其他高中也是有這方面拔尖人才的,一開始只是被方舟二中的難看壟斷吃相打得躺平自閉了,這才導致沒有充分競爭、埋沒了人才,‘野有遺賢’。改革之後,讓這些人看到了希望,所以他們奮發努力,果然有後勁,成長起來了,變成了‘野無遺賢’。”
反正人在江湖,想退出江湖是不可能的。
顧轍本來也無所謂,他確實有把握碾壓馮濤。只是覺得犯不著給小嘍囉證明什麼,現在惹來大佬圍觀了,而且背後還有那麼多利益,那就趁機表現一下也沒什麼。
作為重生者,顧轍還知道這個鄭教授後世在國內高分子材料領域也算是個人物了,十幾年後被調到外省某省級大學當校長。
顧轍現在還人微言輕,賣對方一個面子混個臉熟,也沒什麼不好。
他瞟了一眼馮濤放在旁邊座位上、微微拉開一條縫的包包,心中已經有了計策,大大方方答應道:
“既然鄭教授也覺得這種練習對基本功的理解有幫助,那我就試試。”
顧轍說完後,鄭健就給小吳吩咐了一句:“過會兒到辦公室找我,告訴我結果。”
然後就走了,他很忙,也沒空站旁邊看學生做半小時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