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拿獎和賺錢我全都要(第2/3頁)
章節報錯
金萍看了一下,也就簽了字。
……
順利拿到批覆,顧轍就立刻開始攢局,非常有執行力。
他先飛速跑回寢室,憑金萍批的條子,找宿管阿姨辦了續住手續。
再去找還沒離校的邵佳和劉凱打了招呼,問他們有沒有興趣這幾天也留校練練化學實驗。
這倆人也算是比較愛學習的,對化學也確實有點興趣。
邵佳看在顧轍的面子上就答應了,而劉凱則因為對邵佳有意思,見狀也留下了。
第一步計劃通。
他需要兩個工具人幫他做實驗室臺賬,但最好又別太認真監督,所以找一對有可能成為準情侶的傢伙來幫忙,就最好不過了。到時候他們肯定會忙著打情罵俏,沒空管顧轍。
而他之所以要費那麼大勁兒,是因為他有兩個計劃,必須保密:
首先,他後續有幾個簡單的私貨研發實驗,需要掩藏。
其次,顧轍剛才被邵佳和金萍所提醒,回憶起了一些關於竺可楨學院特長生選拔的細節。
金萍不是提過,顧轍這屆高三9班有個叫張銘的,去年底透過化學奧賽拿到了保送名額。
而這個張銘,前世就跟顧轍炫耀過很多竺院的內情,
其中一件,顧轍至今還記得:這年的化學特長生選拔,會在7月6日考。而實驗考的內容,直接就偷懶用了此前一天剛剛在荷蘭格羅寧根舉行的第34屆ICHO全球總決賽試題。
偏偏前世的顧轍,大學裡不止一次做過那張總決賽卷子,以為警誡,所以至今還記得卷子上那組實驗。
誰讓這事兒是他一生的遺憾呢,平時大腦為了自我保護,會下意識繞開相關記憶區。剛才被邵佳和金萍觸及到靈魂的傷疤,才突然回想起來。
……
既然知道要考什麼實驗,顧轍當然要抓緊時間好好練練手,但又不能魯莽。
因為他知道,實驗室臺賬的存在,對他這種先知先覺開掛者,是一個極大的制約。
如果他毫不掩飾地如實紀錄,那麼將來萬一遇到人查賬,發現他今天做的實驗、跟下個月格羅寧根的全球總決賽實驗內容一模一樣,不就穿幫了嘛?
他可不想惹上“全球總決賽洩題”這種懷疑。
好在,憑顧轍的智商,他在召集邵佳、劉凱來實驗室之前,就已經想好了縝密的對策:
提前拆分實驗,把競賽實驗要用到的藥品,掩飾在一堆其他實驗設計背後領用出來。
這麼說有點抽象,舉個例子。
比如要考的那個實驗,需用ABCD四種化學藥劑。那他可以設計另外倆實驗,其中實驗一用到ABEF,實驗二用到CDGH。
做賬時按掩護實驗來領藥,到手後抽出一些分量,實際按照ABCD的組合來使用,最後再把掩護實驗也隨手做做,實驗記錄也馬馬虎虎做全套,就掩蓋過去了。
這種拙劣的手段,如果是在頂級科研機構,當然難以矇混過關。
但在高中化學實驗室,已經綽綽有餘。
高中生嘛,下手不知輕重,做實驗的時候藥加多了、浪費超耗了,這很合理。
很多人調個PH值,都能反覆酸多加鹼、鹼多加酸,多笨手笨腳都不奇怪。
……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同學們並不知道顧轍真正要幹什麼,大家也都先各做各的。
顧轍也不急於上來就練真題,他打算用掩護實驗先找找手感,恢復一下基本功。
這些掩護實驗也不是隨便設計的,能高強度練到幾項考試時要用的操作技能,算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顧轍記得,今年的全球總決賽考的是“帶保護基氨基酸環境下的多肽製取”,
這個實驗跟去年省決的“分光光度法測醛類混合物”,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對考生分層萃取混合有機溶液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可以說,你萃取分離得是否徹底、無殘留,基本上就決定了實驗精度,這是當時化學奧賽的一個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