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你負責?我負責!(第1/3頁)
章節報錯
顧轍的英語估分最終達到了140,比前世足足進步了38分。總分也能從621漲到659。
這分數除了清北復交,其他都可以隨便去。
沒辦法,誰讓四大頂級名校在東海省名額少呢,加起來才能消化掉省內前四百名的頂級學霸。
在東海省,第四百到四千名,都是一鍋端地去省城讀東海大學,只是專業不同。
而顧轍也沒打算讀計算機、醫學這些熱門專業。他只想為了長遠佈局、本科階段讀個基礎學科,所以有個640就絕對夠用了。
心裡有底之後,顧轍有些小得意,臉上表情則是依舊平靜。
有幾個跟他關係不錯的同學,在下課閒聊時、跟他淡淡地道了句喜,但也不至於有更誇張的反應。
畢竟鎮洋中學臥虎藏龍,英語考140的大有人在,顧轍只是讓人比較意外。
鈴聲很快再次響起,緊接著就是語數理化估分。
對顧轍來說,這些其實更容易穿幫。
好在其他課老師不像班主任那麼較真,所以顧轍遇到沒把握的就空著,說自己忘了。
同桌也知道他數理化牛逼,便不願多事,被他順利糊弄過去。
……
轉眼到了11點多,臺上只剩最後出場的化學老師金萍,在忘我講解著大題的解法,試圖讓學生們精確理解每一步的得分點。
這些知識顧轍都有些陌生了,但他畢竟有基礎,所以聽得聚精會神,就當是溫故知新。
金萍偶爾回頭看在眼裡,愈發對這個得意門生充滿驕傲和欣賞:
看看,小顧跟別人就是不一樣!這麼簡單的題還聽這麼認真,這學習態度多謙虛!不愧我這三年在他身上花那麼多心血。
而隨著金萍即將講完最後一題,王雨菲早已悄悄等在教室門口,第一時間衝進來統計結果:
“靜一靜,還沒完呢。大家把所有科目的估分都上報給我,學校會給大家提供志願指導意見。”
這本來沒金萍什麼事兒了,不過她好奇關心顧轍,就拿著保溫杯站旁邊看戲。
幾分鐘後,預估分就統計出來了,班上前四名在670幾到690幾,差不多依次分佈在清北復交。
第五就是顧轍,從他往下直到第十名,都是640以上,都能上東海大學。再低一些的也不是完全沒機會,只是有點冒險。
王雨菲雖然不喜歡顧轍,但作為班主任,看了顧轍的分數後,她還是惋惜地說:
“顧轍啊,你說你要是早點醒悟……我是說你語文也跟外語這樣最後關頭開開竅,復交還不隨便上?前幾年我帶的第一屆學生,就是前五名過了復交線,比你們這屆強一點。”
王雨菲此言一出,金萍立刻放下了保溫杯,湊過來看個究竟:“王姐,顧轍到底多少分?”
她知道顧轍在文科上犧牲了不少,還一直擔心他總分不行。
王雨菲:“660,第五。小金你說他要再加個幾分,不就穩衝滬交了嗎?現在這不尷不尬的,第五跟第十也沒什麼區別,太可惜了。”
金萍聽說顧轍考了那麼高,也真心為他高興。她腦子飛速運轉著,設身處地想為顧轍利益最大化。
加上她一個教化學的,情商也不高,不怕得罪人,想到什麼立刻就直說了:
“顧轍你不錯嘛,別聽你們王老師的,660有什麼浪費?我知道東海大學每年都會選理工科尖子生進竺可楨學院,你這分數構成剛剛好。
不過你最近可別鬆懈啊,錄取線出來後肯定有內部選拔考試的。真要是過了,那不就跟當初省決出線一個待遇了?殊途同歸啊!老天都多給你次機會!這次要爭取抓住啊!”
金萍提到的竺可楨學院,前身是東海大學的理科實驗班。
近年來,東海大學進行了一系列兼併擴招,又增加了工科試驗班,合起來組成竺可楨學院。
要是能進這個院,就能享受到三加二的本碩連讀。
顧轍重生之前、高三上學期參加化學奧賽的時候,如果能在省決裡拿到一等獎,那也能享受到直接保送竺院的待遇。
但他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沒那個命,金萍才有此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