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你該叫我什麼?(第2/3頁)
章節報錯
柳山青略微沉默說:“我們的孩子應該不會這麼脆弱,而且如果連這種事情都接受不了,處理不了,我們又怎能將大隨放心的交給他們。”
施然捏了下柳山青臉,笑說:“看不出來,小青青還有當虎媽的潛質啊。”
“虎媽何意?”
施然簡單解釋一番,柳山青一臉認真的說道:“不嚴格要求孩子,孩子如何成才?就是你以前那般的紈絝,不也是嚴格要求施重,逼著她練武、讀書,給了出一個又一個問題,讓她自己去解決。”
“我自然知道這個道理,可做人父母的總是想要孩子好,不捨得嘛。這也是我有點不想孩子在這邊環境長大的原因。
這邊生活太好了,有很多在大隨不是事的事情,在這邊都能成為一個問題,讓人爭論不休。
且太過好的生活,容易讓人過度仁慈。我們的女兒還好,兒子將是要當皇帝,如果一個皇帝太過仁慈,於天下於他自己都是一種災難。”
“我覺得不用擔心,秦王你就是在這邊長大,並沒有過度仁慈?相反,秦王你殺伐果斷,對於改殺之人,從不心慈手軟。”
那些被施然處理掉的大臣,就是很好的證明。
且大隨那些大臣,有那個不是懼施然如虎,認為施然殘暴無道,比商紂夏桀更甚。民間昔日還有傳聞,施然好食人。
施然說:“我是適應能力強,天生優秀,萬一我們的小孩沒我這麼優秀呢?”
話是沒錯,可柳山青聽到施然自己這樣說,不由捏了捏施然的臉,認為施然自戀。
施然接著說:“歷史上有太多有位君主,生出來的兒子卻是……就像那漢宣帝,一個重新將大漢帶回巔峰的人,他的兒子卻是亂大漢山河,帶著大漢走向滅亡之路的人。”
柳山青早已將漢史看完,知曉施然說的是誰。這的確是個問題,若是他們的兒子登基之後,廢除她和施然的政策,他們豈不是在白費功夫。
柳山青神情嚴肅的說道:“想要避免這個問題,得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教育他。”
“我就是這樣想的,所以我是想讓他接受這邊的教育,又怕他會受這邊社會環境的影響,變成一個仁慈到讓人作嘔的人。”
“如果我們的孩子會變成這樣的人,就足以說明他這個人不能當皇帝。這樣也好,我們可以另選其他孩子。”
施然笑說:“那光生兩個不夠,我們還得生。”
柳山青看著施然忽然露出不懷好意猥瑣的笑容,知道狗東西是又起壞心思了。
這些日子,施然雖然沒有和她那般,但有幾次還是把她折騰的夠嗆,給她開啟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柳山青也是透過那幾次才知道,竟然還能那樣。
言歸正傳,有關孩子教育的問題,施然和柳山青是有初步的決定,如果可以兩界穿梭,就帶著孩子兩界穿梭,接受這邊的教育。
這邊的教育在某種程度上說,比較全面,在這現代的社會,也能讓孩子開拓眼界,培養孩子的格局,讓孩子以後當皇帝后,能理解、貫徹他們在大隨執行的政策。
若是孩子不能跟他們兩界穿梭,施然、柳山青就決定將孩子待在身邊,親自教,教他該如何與人相處,遇到事情該從什麼方面考慮。
用施然的話說,孩子的生性是天註定,但性格上,可以趁著小孩子剛接觸世界時,透過引導、外加干預。且從小給孩子灌輸的認知、思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孩子的行為方式。
還有,施然強調,教孩子不能用對付大臣那套,一些事情要完完全全的跟小孩說明白,告訴小孩,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會產生怎樣的後果等等。
施然還提出,等他們孩子以後到了一定年齡,就把他丟到民間,讓他過一過黔首的生活,讓他意識到大隨百姓過著怎樣的生活。之後,還可以丟到軍隊裡,歷練一番。
歷史上有的皇帝明明想做一個好皇帝,為何會事與願違?拋開一個客觀、外在因素,主觀內在的原因是皇帝壓根就不知道百姓過著怎樣的生活,不明白底層將士在軍隊裡過著怎樣的生活。
一個皇帝對於這方面的瞭解,全來自大臣,又如何不會受到大臣的矇騙。
柳山青想到自己孩子以後要被丟到民間、軍隊過苦日子,心裡就不願意,但柳山青知道施然說的有道理。
她就是因為去民間遊歷了一番,見識到百姓、將士真正的模樣,做事風格才會更加務實,才會知道怎樣做,是真正對百姓好。
而在之前,柳山青也是有點腐儒做派,做事有點想天然。以為只要完全按照儒學典籍來,就能將事情做好。
可實際上真正做事的時候,儒學典籍裡的內容反倒用的很少,裡面的內容只適合用來修身,約束自己,用到的反倒是法家等知識。
施然和柳山青聊了很久,儘管他們的孩子還有五個月才能出生,但作為秦王、皇帝的施然、柳山青就想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一樣,已是為自己孩子規劃好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