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彬看著陳敬之,許久都沒有說話。

他沉默了。

“真的只有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嗎?”鄧彬心中苦澀。

讀書也許不是唯一的出路。

但縱觀歷史,讀書確實是走向人生巔峰的一大捷徑。

也是寒門崛起的唯一希望。

陳敬之道:“你的兩個弟子,我試著想想辦法……”

鄧彬感動道:“謝謝你,敬之!”

“我其實一直希望你能夠跟我一起,讀書考取功名,在其位謀其政,多多少少改變這個世道。”

陳敬之看向鄧彬,道:“你我都知道,咱們寒門子弟,是最抵抗聖院的宗旨,因為我們的父輩都是普通人,而在聖院的宗旨中,他們都是螻蟻……”

“那些世家子弟,祖祖輩輩都是擁有文心的人,我們在他們眼裡,也與螻蟻無異。”

“我知道你不服這個,對拜入書院特別抗拒,你一直都想坑聖院學士,可……你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

鄧彬苦笑,搖了搖頭道:“不說這些了,這是我選擇的路。”

“等救出那兩個小子後,我就浪跡天涯,老了就找個小地方躺下,乾乾淨淨的來,也乾乾淨淨的走,不留子嗣,不留財產,孑然一身……”

他對此看的很開。

沒有悲傷,也沒有太大的失落。

人生一眼都看的到頭。

“傻孩子啊!”

陳老夫人暗自抹淚。

陳敬之沉默。

他很清楚,鄧彬算是這個時代某類人的一個縮影。

跟自己沒有什麼區別。

都不服聖院。

鄧彬選擇不讀書,偏偏走旁門小道,證明沒有聖院,也能夠活的滋潤。

可事實上……太難了。

晉升境界時,還要找天樞院求聖院賜文位晉升,卑微的像條狗。

官拜朝廷,也要有實力。

並且俸祿真的低,也永遠難以翻身。

那些拜入朝廷的,要麼是貪戀權謀,以權謀私,要麼是真心想要改變世道,為老百姓做主。

可這條路有多難又有誰知道?

要不是大衍出了個太子殿下,他陳敬之怕是早就在平樂縣身亡了。

此時此刻。

林亦就站在陳府外,他早在翠竹街外的時候,神識就覆蓋過來。

瞬間就發現陳府多了個五品德行境的讀書人。

他在陳府外,將陳敬之與鄧彬以及陳老夫人的話,幾乎一字不漏的聽在心裡。

他大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