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對聖院下手(第2/3頁)
章節報錯
“還有件事想不明白,請聖裁的聖人殘念,究竟是哪一位,連戒尺都給了我,可惜聖院核心我接觸不到……”
林亦搖了搖頭,目光放在案桌上的宣紙上。
有些事情暫時想不通,說明還沒到時候,肯定缺少重要的環節。
等將來這個環節補上,他自然會知道這一切。
“修行!”
林亦心無雜念,很快進入狀態。
“如今我是七品仁者,六品儒生可以修元神,湊巧的是,《周易·繫辭》第五章契合我當前的境界……”
林亦沒有以青狼筆書寫,那地階文寶勾動的才氣比較恐怖。
適合施展文術跟對敵,讀書修行就沒必要拿出來。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意思是一陰一陽的相反相生,運轉不息,為宇宙萬事萬物盛衰存亡的根本,這就是道。
繼續陰陽之道而產生宇宙萬事萬物的就是善,成就萬事萬物的是天命之性,亦即道德之義。
林亦書寫參悟,天地才氣匯聚在‘大衍週報’官邸當中。
才氣匯入林亦的文宮中,化成了浩然正氣,在體內運轉,生生不息。
林亦整個人的氣質,也在無形中提升。
“聖人之道,無異於百姓日用……”林亦似有所悟。
天地在心,乾坤在手。
讀書人八品立命,是告訴天他將要怎麼做,踐行宏願即是天人合一。
“大衍氣運與百姓有關,也就是為生民立命,而我立下的卻是橫渠四句……”
難度係數+1+1+1↑
與此同時。
大衍週報的印刷坊中,李文博與鄭宇等國子監學士,也察覺到天地間的才氣變化。
“怎麼有這麼濃厚的天地才氣匯聚?”鄭宇疑惑道。
李文博愣了一下,隨後眼睛一亮,對鄭宇等人道:“知道有天地才氣匯聚,那還愣著幹什麼?想辦法吸收啊!”
“對,對!”
眾人反應過來,有些激動,連忙拿出各自正在參悟的文章,心中誦讀參悟起來。
頓時不少天地才氣,受到他們參悟的影響,也一點點被他們吸收進體內。
這就是為什麼書院跟聖院,以及天地才氣濃郁的地方,往往會被稱作聖地的緣故。
因為修煉速度,能快一大截。
那些印刷坊的工匠,被這群讀書人的反應給逗樂了。
原來學士老爺,也有這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