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十箇中年漢子,快步走了過來,神色間滿是擔憂與急迫之色。

他們走到衙門前,連忙勸阻起來……

“嬸子,您咱想不開,來衙門敲堂鼓,有用嗎?”

“咱們小老百姓的死活,衙門哪裡肯管,那可是君集書院……是咱這輩子都惹不起的大人物!”

“嬸子,俺們家裡還有點銀子,回頭咱湊夠,給咱兄弟下葬,入土為安!”

“嬸子,咱家裡雖然有幾口人了,生活拮据,但今後嬸子跟娃搬過來,咱辛苦一點,定能養活!”

“俺們都會幫襯的,嬸子,民不與書生鬥,不與官鬥……這是老祖宗教咋們的!”

這些漢子都是此前君集書院的民夫匠人。

剛才君集書院有讀書人下山,詢問過他們工錢的事。

他們哪裡敢說沒有拿到工錢,這些讀書人,說不定就是來探他們的口實的。

後來去了趟那兄弟的家,才知道……他已撒手人寰。

並且看到嬸子跟女娃,直接去了知府衙門,便連忙叫上工友們,過來勸阻。

“你們放開我!”

“咱兒死了,咱活在世上還有何念想?你們辛辛苦苦為書院幹活,到頭來工錢拿不到,咱兒不過是氣不過,卻將這條命給搭上了!”

“咱死之前,偏要來敲響這堂鼓,看青天大老爺,幫不幫咱老百姓,去書院為咱申冤!”

老婦人淚如雨下。

他看著這群跟他兒子差不多大的漢子,道:“娃兒們,你們的話,老身記在心裡面……”

“回頭去了那邊,見到咱兒了,一定會告訴他,他有你們這群兄弟夥,值了!”

小女童也跟著哭了起來,一個勁地喊:“奶奶……”

咚!

咚~

嘩啦啦!

而就在這時,知府衙門中,衝出一群差役,迅速將此地包圍起來。

幾十個漢子當時便嚇的臉色發白,瑟瑟發抖。

但老婦人卻神色倔強,挺直脊樑,正視這些衙門差役。

知府宋知理與孫同知等人,也前後相繼走出衙門。

林亦與李文博跟在龍衛都指揮使身後,就站在知府衙門外,看著人牆裡的老婦人跟小女童。

同時……

也看到了那群陌生但又有幾分熟悉的面孔。

林亦立刻明白了過來。

這擊鼓鳴冤的老婦人,肯定跟那些民夫匠人有關。

看著老婦人身上的裝扮,還有臉上風乾的淚痕……包括女童被淚水糊花的小臉蛋……

這一剎那。

林亦感覺心臟狠狠地一抽。

她們生活已經如此貧苦,為什麼有些人還要剋扣人家養家餬口的工錢。

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