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項羽(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在這時,整個地宮突然開始顫抖了起來,這並非海底地震,而是因為諦聽所帶來的水晶吸乾了這個空間內幾乎所有的神力,導致這個連線在世界上的另一個空間開始由內而外塌陷而造成的顫抖。
地宮內部的書牆,平臺,橋樑,都在顫抖之中裂開了縫隙,這一切彷彿都是此地將要成為廢墟的前兆。
解凌峰轉頭看向四周,見狀不妙,為王晨戴上了潛水頭盔後,扛起王晨就朝著他們來時的方向跑去,他並不知道這個地方將要發生什麼又為什麼會發出這種事,他只知道如果再不跑,很可能會成為這古老地宮塌陷後的第一個陪葬品。
五分鐘前,距離諦聽與解凌峰他們交戰區域下方一百五十米的地宮底層,解秋玲和夜闌在地宮內轉了半天現在終於到達了這裡。
陰森的氣息籠罩著整個地宮,在解秋玲與夜闌潛水服上的燈光照耀下,周圍的場景逐漸顯現在眼前。
周圍是一層層向上望不到頭高的巨大書牆,而腳下則是厚重的青石地板,這些地板有序的被開出拇指大的孔洞,用燈光朝著這些空洞照去看,可以看見地宮底層還要下層的一個巨大空間,不過因為光源不夠明亮的原故,照下去看只能看見無數粗大的鎖鏈緊繃著深入一片黑暗中,至於鎖鏈的盡頭與黑暗之中究竟藏著什麼便不得而知了。
就在解秋玲與夜闌還在打量周邊的情況時,解秋玲的注意力忽然被一邊書牆上的一本書吸引,主要是因為周圍書牆上的書的書皮大多是灰色的而這本書的書皮是紅色的。
解秋玲上前,從書牆中抽出了這本書,一旁的夜闌見狀走到了解秋玲邊上問道。
“怎麼看起書來了?”
“這本書看起來很特別,所以我就想看看,我想看看裡面是否有什麼可以研究的東西,也許會讓我們知道這個地宮到底是什麼地方。”
說著,解秋玲就翻開了書,映入眼簾的是無數複雜的神紋,這些神紋密密麻麻的排列在書中,解秋玲看不懂,卻感覺到一股奇怪的力量從書中鑽入到了自己腦中。
“夜闌……你……你感覺到了嗎?”解秋玲忽然問夜闌。
“感覺到什麼?”夜闌有些疑惑的說,她什麼都沒感覺到,只是看到這書中全是像螞蟻一樣排列複雜的神紋,而在解秋玲的眼裡這些神紋卻是在發光發熱,其中蘊含的寓意……描繪的一幕幕迅速像是電影一樣鑽入瞭解秋玲的腦中。
那……是一個人的經歷,一個人的記憶,一個人的一生。
那個人名叫“項羽”。
公元前209年,會稽起義爆發,項羽的故事就此開始,在對普通人的歷史教育中,基本描述的起義目標都是推翻秦二世的暴政,但在真正的歷史中起義的目標是為了推翻神明,不僅是在這華夏大地的所有神明,而是天下的所有神明。
項羽作為少數的人神混血種,卻恨透了神明,因為這些神明往往高高在上,明明有能力拯救天下蒼生讓其繁榮昌盛,卻只是看著人間疾苦默不作聲。
旱災,洪災,饑荒,戰爭……哪一場不是神明可以出手制止的?
人類將神明供奉的高高在上,而神明卻無所作為的日子,將被項羽打破。
從項羽開始,天下紛紛響應推翻神明的浪潮,無論是神裔與人類都加入了其中,他們中有一人名叫劉邦,與項羽成為了最好的兄弟,他們都有同一個偉大的抱負和理想,那就是創造一個沒有神明的世界。
然而天下除了起義軍,仍然有大量信奉神明的人類,他們將項羽視作魔神,聯合被神明操縱的傀儡秦朝一起抗擊項羽他們的起義部隊。
但這些抵抗終究是徒勞,因為項羽的實力強大到甚至可以匹敵神明,特別是在鉅鹿之戰中項羽以其強大的實力大勝秦軍,可就在起義軍勢頭正猛,將要推翻秦朝時劉邦對項羽的忠心卻已經動搖。
動搖的原因是劉邦覺得項羽過於殘忍,特別是對於那些仍然信奉神明的人進行慘絕人寰的屠殺,這些人明明可以被慢慢改變思想從而脫離神明的信仰,可項羽卻認為這些人已經無藥可救,將他們上到老人,下到婦女兒童全都屠了個乾淨。
劉邦認為攻擊的物件應該只有神明,而不是那些同為人類的同胞。
神明派遣的使者感受到了劉邦的動搖,他帶著劉邦進入了秦王宮,在那裡劉邦看到了他此生難忘的情景——“神界”。
從那時劉邦才明白,原來一眾高高在上的神明對於現在的他們而言是根本不可戰勝的,如果再繼續反叛下去讓神明們覺得他們這些人類對自己構成了一定的威脅,那麼他們將會毀了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