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良合眾國是公元 2234 年成立的聯邦制國家,像這樣由幾個成員單位聯合組成統一國家的還有不少,原因是量子科學技術帶來的強大科學力量,以及那 NH2 能量礦石的出世導致的世界大亂。

奧爾良國最負盛名的東西就是機甲,在 2270 到 2306 年間規模最大的戰役——史特魯戰役裡,他們生產的機甲成為最炙手可熱的軍火。

現在人們回憶起史特魯戰役都覺得壓抑與恐怖,因為那場持續兩個月的戰役,戰爭的總死亡人數超過了一億人。

在新型科技戰爭這個層次裡,各種武器與戰術層出不窮,據統計,2280 年,地球上一年的機甲生產數量超過了兩百萬臺,僅三年後,還在戰爭中服役的就只剩下兩千多臺。

林晨在製造出可以反應夜界能量場的機器之後,想了想順手做了一個機甲,五米多高,木頭顏色,核心艙比較窄,操縱方法不是以前的那種程式觸控和光學捕捉,而是腦機介面,一根線從機體延伸出來,粘住他的額頭。

“不知道這個機甲和蒼藍的機甲相比哪一個好些。”

林晨心想自己的思維能力強悍如斯,他對機器太過了解,對戰方法已經模擬出很多來了。

今天,他需要和聯合國的人一起把能量場監測裝置送進太空飛船,因為是絕高的科技產品,林晨作為製造者都簽訂了相關的保密協議。

這個監測裝置分為五個,每個都是圓環裝置,直徑有三米左右,林晨直接參考了齊山海送他的那個圓環結構的能量場轉換器。

機制非常簡單,人類幾乎將所有的科學未解之謎都弄清楚了,剩下的兩個主要難題就是超光速和引力技術應用。裝置裡都有林晨蘊藏的不周劍的劍意,一旦監察到未被記錄在人類已知範圍裡的能量屬性,將會引起他的覺察。

能夠實現超光速的阿庫別瑞引擎稀碎於和馬天龍的那場決戰,林晨親眼看見 NH2 能量礦石的威力,空間實在地扭曲著,並且它短暫的超強引力就像一個黑洞一般,差點讓林晨的異能在太空裡失去效用。

林晨想著自己的實力在將來如果強大到一定的程度,一定要去黑洞上走一走。

他很想感受一下那裡的風浪有多強,想用吸積盤的能量波動給自己的增木劍淬鍊一番。

這些話有些空妄了,不過林晨心裡有一些比較,帝影這種異世界生物的實力,很可能能夠撕碎黑洞。

五個監測裝置將被放到太陽附近,海王星附近,火星和地球附近,以及地球上。

林晨駕駛著機甲“讀書人”飛在船隊旁邊,他需要執行這樣的護送任務,事實上他的神經一直緊繃著,他不知道那個狄龍以及尊什麼時候會過來找他。

雖然夜和華教訓過尊,林晨卻沒有放下提防,簡單的道理,尊是一個異世界的瘋子,一個厲害的打手。

用接近一個月的時間才放妥機器,林晨將這些取名為“阿斯藍”,此刻林晨理解了自己的劍意已然不是科學能夠解釋的,從他能夠影響空氣流動且召喚出風暴就已經是科學之外。

即使相隔億裡,他也能感覺到自己的劍意。

他知道這一切很可能就是身體裡那把劍鞘的原因,每次戰鬥,他都感覺到一種莫名的呼喚,就像身體在召喚著什麼,就像木鞘在召喚著它的寶劍。

他確信當年撿到的那根木頭其實就是劍鞘的本體,所配屬的寶劍很可能在異世界。

寶劍和劍鞘之間很可能存在某種量子糾纏效應,所以他才在木鞘的影響下學會了攔魚、攬龍和雪碎,才能影響空間和能量場。

在太陽附近,飛船裡的林晨覺得熱悶,儘管飛船的隔離設施很好地隔絕了太陽的高溫輻射。

太陽附近有十三個考察站點,據說這是聯合國星際文明計劃裡,戴森球計劃的初期步驟。

考察站離太陽的日冕層最近的時候只有一百萬公里,這裡已經是可探查期間,船體能夠承擔太陽拋射的日冕物質的極限。

日冕層是傳統意義上的太陽大氣層,厚度約幾百萬公里,溫度高達百萬攝氏度,考察站的飛船船體覆蓋了非常厲害的複合材料,能夠抵禦五十萬攝氏度的高溫,雖然日冕溫度高,但是總熱量少,熱容量很低,就像篝火裡飄出來的火星,所以飛船耐得住這樣的高溫。

除此之外,飛船還要抵禦粒子流的磁場干擾,每一個巨大計劃的基底步驟總是繁複和艱辛的。

考察站的附近還有一些探險飛船,這些飛船要麼是太空裡的,要麼是地球上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