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剛過,天色灰暗,窗外的蟋蟀叫的很肅穆。

林晨想著,善於發出聲音的動物在這種晦澀感裡,也需要竭力嘶鳴吧。

又是夢醒時分,林晨夢見一扇門,應該是天堂的門,他想著自己是被誰誆到天堂的門外,所以即使看見愛人般的人,看見天堂若有若無的召喚——從門縫透射出來的鮮豔的光,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

“天堂啊……”

他從一個破書包裡翻出一支筆,仔細地寫下夢境裡出現的各種場景和細節,這樣可以方便回想。

這對他來說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15 歲的他,已經如此 7 年了,7 年期間,幾乎每隔兩三天,他都會做一次奇怪和詭異的夢,而 11 歲那年,他的意識開始出現問題。

總之,如果世界上大部分人的多數夢不過日常瑣事和走馬觀花,他的夢就像一本寫好的劇本,夢裡他的心在踉蹌奔赴一個閃爍的邊緣。

“孤獨啊。”他意興闌珊地看著厚厚一本筆記,本子上寫著“世紀夢的結緣”,嘴裡說出孤獨的時候,好像有個另外的自己,帶著笑容連連稱是。

林晨的房間相當簡陋,十幾平的地方,沒有什麼家電,凹凸不平的水泥地和部分鑲嵌地板,四面都是斑駁的牆,一臺老舊的吊扇在微微旋轉,空氣沉悶乾燥,讓他想起歐美電影裡西部牛仔常去的沙漠酒館。

他準備去河邊打水燒水,暮色微沉,他媽媽再晚個一刻鐘就要從工廠回來。

這間紅磚屋臨近一條河,趨藍市唯一一條連線郊區和市中心的河流,河水澄淨,兩岸風景秀麗,老人們都叫它青草河。

林晨打完最後一桶水,坐在河邊呆呆地看著水中自己的倒影,十足的大眾臉,略粗的眉毛,並不顯得智慧的寬額,塌鼻子,一雙黑亮的眼睛,配上微黑的面板和魁梧的身材,林晨整個人外觀看上去也不是很難看。

晚風帶著夕陽的燦色從天際降下來,樹林像在天上搖動,吹到林晨這裡,他在河邊更加沉默了。

……

此時是 2306 年,人類依靠量子科技的重大突破,跨越了一級文明,能源轉化技術水平大大提高,社會生產力隨著極速發展,從可控核聚變的清潔核能時代躍進到量子時代,這種時代進步無疑是巨大的,而發展星際文明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對於林晨這樣的底層普通人卻沒有很大的改變。

能源轉化技術的革新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加速了社會分化,越優異的地方環境建設越發達,越被髮展建設忽略的地方,則越窮破,兩者環境水平相差甚遠。

而由於地球上大多數傳統資源尤其化石燃料都被開發利用到枯竭,建設汙染在地球上隨處可見,很多這樣的地方已經形成了無人區,即使最先進的淨汙技術也很難徹底解決。

所以對林晨母親和林晨這樣的人而言,維持生存以及保障生活仍然艱難。

林晨的媽媽叫林若瑛,自從林晨 5 歲那年林爸爸病逝後,她就帶著林晨離開家鄉祥雲村,輾轉各地後,來到趨藍市求生。

因為一些當地部門的特別條令,總算在林晨 14 歲那年,母子倆在趨藍市的南郊區安家落戶了,林晨賺錢用功,學費也勉強夠用。

這恰好得益於 2306 年趨藍市新頒佈的外來務工人員生活基本保障的規則細化政策,趨藍市作為華夏第一大城市,率先全面落實了這項規定,這無異於是窮人的福音。

林媽媽信佛,黯淡的廳堂正前面,有一尊她特地從某座山廟裡低價買來的佛像。

經常一些時辰,林媽媽會對佛像磕頭祈禱,即使頭髮蒼白,腰也佝僂下來,仍專注唸經的她,像大多數信眾那樣,對神明的信仰才能溝通他們的內心。

“佛子,此中無明、愛、取不斷是煩惱道,行、有不斷是業道,餘分不斷是苦道;前後際分別滅三道斷,如是三道離我、我所,可有生滅,猶如束蘆……”

林晨知道這是佛經裡的“十二因緣”片段,而且內容來自他曾在一個小寺廟的法器小賣部裡買來的一本手抄佛經,儘管他不信佛,他至少也聽他媽媽唸叨過不下十遍。

夜晚,林晨躺在自己房間的床上,想著過去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