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幫我,你能幫我什麼?”

老媽一臉狐疑的看著李華,語氣有些不信任:“你先管好你自己的事吧,年後再找個實習工作才是正事。”

緊接著又有些恨鐵不成鋼:“你辭職這事,老李家的這些親戚全都知道了,尤其是你大姑那幫人,都準備看你笑話呢。”

李華這個學校,大四隻上兩個月的課,剩下的基本都是實訓——也就是去外面頂崗實習。

而畢業論文就是以實習公司的業務為物件,分析其所在公司主要業務的商業邏輯。

一般實習的時候在哪家公司,畢業後就直接轉正了。

因為學校在本省很有名氣,所以合作的大公司有很多。

說是實習,但基本上本省的百姓們都知道,這就是變相的包分配。

在老媽長年累月的宣傳下,整個花明村的老少爺們雖然沒上過大學,卻比在校學生都清楚本校的就業形式。

而考上省內名校的李華作為全村的驕傲,因此備受關注。

“他們怎麼能知道的?你說的?”

李華上一世就納悶,自己換實習公司十分低調,結果所有的親戚都知道了,是誰洩露出去的呢?

“這種家醜我能說麼?”

老媽白了他一眼:“你回來的時候,不是坐的羅老三的三蹦子麼?”

“啊,我記得什麼也沒給他說啊。”

李華愈發的好奇。

“他看到你帶著鍋回來的。”老媽看著鬥爭經驗極其欠缺的兒子,嘆了口氣:“你別看羅老三這人是個沒什麼本事的老光棍,可跑出租那麼多年,眼力勁算是練出來了。”

“那鍋不是你讓我帶的麼...”李華震驚勞動人民的眼睛無比的雪亮,更感慨老家這幫閒人的智慧。

光是一個鍋就推斷出自己辭職了,這種眼力勁,蹬三輪真是白瞎了他這個人了。

“行了,咱們先別說鍋不鍋的事,反正知道就知道了。”

李華回到影片的事上:“我這屬於正常辭職,她們笑話不著,你要是打賭輸了,她們能笑話你一整年。”

“你學過做小影片?”一提到此事,老媽跟著憂心忡忡起來。

她完全能夠想到自己大姑子贏了後那囂張跋扈的樣子。

“這叫短影片,不叫小影片。”

一想到這個時候,快音平臺上線不久,短影片在國內剛剛興起,李華也無盡的感慨。

前世裡自己就是在這個時候一頭扎進了這個行當。

只可惜,從業人員太多,而且長影片時代的MCN公司搶佔了大部分的流量,自己光是交學費就花了兩年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