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到這個份上,胡梅和李正國動心了。

打從昨天知道拆遷後,倆人就商量了一夜,李華打算在家待著,他們也是同意的。

之所以這麼想,也是受了身邊人的影響。

胡梅在孃家排行老四,上面兩個哥哥,一個大姐。

大姐家的孩子有出息,上大學的時候學的醫,畢業後在大城市裡當醫生。

雖然日子過的不錯,但大姐就這一個兒子,娶了個大城市的媳婦。

婆媳關係很不好,最近這幾年,李華那個大表哥更是連過年都不回家,只是平時偶爾來一回,來了之後住不了兩天就走。

胡梅每次回孃家見到李華的大姨,一聊起這事,李華的大姨就抹眼淚,說孫子都快十五了,見她這個奶奶的面都屈指可數。

之前李華的大姨去大城市見兒子,自己的孫子見到她,很有禮貌的問,您找誰。

一聽是自己的奶奶,小臉馬上沒了表情,直接就進屋。

胡梅回來之後給李正國說了這事,李正國十分感慨的總結說:古時候有句詩叫忽見陌上楊柳色,悔叫夫君覓封侯,現在是孫子見了如路人,悔叫兒子上省城。

李正國對這種事也很傷心,自己的弟弟妹妹去了大城市之後,也是聚少離多。

他不止一次見到自己的老爹獨自一人在屋裡坐著,手裡拿著全家照一動也不動。

因此有這些例子在前,他們對李華自願在家工作,沒有任何反對。

“他大爺,既然華子願意,你也開口了,我和他媽不阻止。”

李正國掐了煙:“但有個事,孩子呢可能面子薄不好開口,我這個當爹的就厚著臉皮問問。”

“華子他爹,你說,咱哥倆沒外話。”

範天明也很真誠的拉了拉凳子靠近他。

“這他到了居委會工作,一個月多少錢?”

“我也不瞞你,沒轉正前,八百,就是個生活費,很低。”

範天明也有些不好意思:“不過轉正之後,就是有正式編制,一個月最少能拿兩千三。”

“兩千三啊...”

夫妻倆對視一眼,確實很少。

但這在他們的預料之中,畢竟倆人也是在編的人,知道不會太高。

“行,錢多錢少的我不在乎。”李華主動表態:“主要是能幫上大爺,能給老少爺們乾點事,我就樂意幹。”

“咦,華子,大爺之前是佩服你,現在聽了你這句話,那就是服氣,有點崇拜了。現在的年輕人,能視金錢如糞土的,可不多,就衝你這個胸襟,日後必然了不得。”

範天明一聽李華說這話,原本還擔心因為錢少李華拒絕的擔憂一掃而光,眉開眼笑起來。

“也是,反正有正式編制,也好找物件。”

胡梅跟著笑了笑,範天明馬上接話茬:“那不用問了,咱華子文憑高,小夥又長得帥,這,華子他媽,你放心好了,你們家兒媳婦的事,包我身上。”

他拍了拍胸脯:“我看今天來的那個思記者就不錯,我有她的聯絡方式,華子你放心,這個媒,大爺給你保了。”

最近這幾天喜事連連,酒勁又上來,範天明把胸脯拍的噗噗響。

“哎呦,那俺們可攀不上,人家是省城的大記者,攀不上,攀不上。”胡梅嘴上雖然這麼說,心裡卻動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