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泰說道:“百里大人說得對!”

雅拉王察臺說道:“嗯,本王也只是感嘆一下。下一步我們該如何?是否直接攻進帝都?”

百里蒼問道:“如今永川王那邊如何?”

雅拉王察臺說道:“在葫蘆關結束之後,本王與這永川王匆匆見了一面,確實是個人物,後起之秀!”

只見他言語之間,對那永川王闔稚掩飾不住的讚賞。

“永川王在葫蘆關稍事休整,安排好防務之後,便揮軍東進。如今五千先鋒已經駐紮在薊水河畔。”

百里蒼說道:“老夫與他有數面之緣,第一次見面時,還真被他那紈絝子弟的表象所迷惑,但第二次見他時便覺察到他的睿智。”

沐頌說道:“那永川王對接下來的行動如何看?”

雅拉王察臺說道:“永川王將會率軍渡過薊水河東進,但是他認為朝廷一定會著令南幕軍西進奚南,然後北上臨潼,會同臨潼州兵,進行阻擊。”

百里蒼接話說道:“永川王所言不假,朝廷一定會令南幕軍北上阻擊永川軍的。”

雅拉王察臺說道:“所以永川王的想法是,如果南幕軍北上,就由他的永川軍拖住南幕軍,將其牽制在臨潼境內。”

“而我們北境軍逼近筱石城,如若筱石城一時難以攻破,則可考慮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圍困筱石城,一路與他永川軍前後夾擊南幕軍。”

這時,宮泰將軍說道:“永川王思路清晰,與宮某想法基本一致。”

雅拉王察臺說道:“本王也是很贊成這個思路。”

沐頌轉頭看一眼百里蒼,問道:“蒼伯的想法呢?”

百里蒼想了一下,問譚翰道:“譚都尉,覺得有多大的機率攻破筱石城?”

譚翰思索了一下,說道:“卑職說句不敬的話。”

沐頌說道:“但說無妨。”

譚翰說道:“如果杜將軍堅守不出,即使數倍於北幕軍的大軍,想正面攻克筱石城,也是幾無可能的。”

沐頌聽聞後,不禁看向其他人。

雅拉王察臺聞言,說道:“這筱石城確實堅固,但總有辦法吧?”

宮泰接話說道:“譚都尉所言不虛,筱石城橫跨玄靈渠,城牆高大堅固,確實很難從正面攻克。”

“所以除非北幕軍主動出擊,我軍方有機會。”

百里蒼接話說道:“以染蝶的性格,應該不會讓杜老將軍堅守筱石城的,定會催促他北上迎敵,力爭將我軍阻擊在這麥金山一帶。”

譚翰接話說道:“但是目前朝廷國庫空虛,北幕軍的糧餉都無法及時發放。率軍出征的糧草不足,這次卑職與詹弘統領出徵,都只帶了半個月糧草。”

北幕軍糧草短缺之時,大家都早有耳聞了,聽了倒是也並未吃驚。

百里蒼說道:“糧草籌集一事,主責在御戶司,雖然國庫空虛,但主要還是嚴秋水不作為。如今北境大軍、永川大軍壓境,染蝶必定會採取非常手段的,而且如今新糧已收。”

眾人聽了也覺得十分有道理,按照譚翰的說法,大家肯定是希望北幕軍主動率軍北上的。

百里蒼話鋒一轉,又說道:“當然,我們更希望雙方不會兵戎相見,希望杜老將軍也能如譚都尉一般改旗易幟,效忠大殿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