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竹忱之死(1)(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將軍忽律萇針對目前永川、北境相繼叛亂的局勢,提出了“分化治之”的策略。
只聽他繼續解釋道:“此時,朝廷可主動與永川議和,承認其獨立自治地位,回到永川大戰前的狀態。而朝廷便可專注於抵抗來自北境的威脅。”
太后說道:“好一個分化之策!首輔大人有何建議?”
首輔華寅挺了挺身子,說道:“軍事方面,老臣不擅長。臣倒是覺得大將軍所言可以一試,如果真的先穩定住了永川,則朝廷便能全心來應對北境,避免兩線作戰。”
太后又轉頭看向其他人,其他人都是微微點頭稱是。
太后問第一次參會的傅開,說道:“傅大人有何好的建議嗎?”
傅開聽到點名,立馬起身,躬身說道:“臣不懂軍事,不敢妄言。”
太后看了他一眼,示意他坐下。
這時,太后忽然轉頭對若初,說道:“初兒,你也列席御前會議數次了,你有什麼建議嗎?”
若初知道母后是給自己表現的機會,想了一下,便說道:“兒臣以為,如果真如大將軍所言,能夠分而治之,當然對朝廷來說減輕了壓力,不失為一個良策。只是……”
“只是以我看來,永川與北境前後腳,相繼叛亂,恐怕這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我擔心的是,他們這次的叛亂是提前串通一氣,謀劃好了的。”
“如果是這樣,賊子闔稚又已經控制了永川全境,這已經是既定事實。那麼大將軍所提的策略,恐怕效果會大打折扣。”
一番話講得眾人紛紛點頭,就連向來在會議上都沉默不語的竹忱先生,都抬起頭看了她一眼。
太后欣慰地看了她一眼,又向眾人發問道:“本宮覺得長公主所言有理,如果真是如此,不知大家當有何良策?”
現場沉默了一會兒,無人回答。
這時,上御常侍藍禮忽然說道:“臣以為這件事最為關鍵的,不在於永川和北境,而是如今帝君仙去之後,帝位空虛,讓一些居心叵測之輩有了非分之想。”
他這句話說完,便看到眾人向他投去了異樣的眼神。
但是他看了一眼太后與若初,又繼續說道:“如今不論是賊子闔稚還是逆臣宮泰,都是打著擁立一個莫須有的‘流放皇子頌’的旗幟。”
“先不說這流放皇子頌是否真實存在,單憑他是被流放荒蕪之地的戴罪之身,便不可能成為新任帝君。”
“而除了永川與北境,在這帝都之內,甚至是這朝堂之上,均有一些人心懷鬼胎,打起了帝位的心思。”
“因此,臣以為這帝位之事一日不定,便一日不得安寧!這才是罪魁禍首。”
他說到這裡,又環視了眾人一圈,只見有些人點頭稱是,有些人面露驚異,也有些人低頭不語。
於是,他壯著膽子繼續說道:“臣以為,長公主之聰慧學識,機智謀略,都堪當大任。臣恭請長公主繼承大統,儘快安定人心,平定叛亂,再創朝歌盛世。”
若初知道藍禮把話說到這份上,這事今天肯定是要定下來的,心裡也不禁一陣激動。
只見在場的眾人,一時間都沉默不語。
太后緩緩地掃視了一圈,把目光先落在了國防司大司令柴世境身上,問道:“柴大人覺得呢?”
柴世境略微猶豫了一下,便說道:“臣以為藍大人所言極是,臣附議。”
太后微微露出一絲笑意,又轉頭看向廷尉司大司令傅開。
傅開沒想到這麼快就讓自己表態,支支吾吾地半晌方說道:“臣也附議。”
太后又將目光轉向大將軍忽律萇,忽律萇看向首輔華寅,見華寅大人仍在閉目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