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朝臣們又奏報了幾件日常事務。

但是,太后沒有心思再細聽,便說道:“這些事務由首輔大人定奪即可,如拿不定主意的,再由首輔大人主持召開御前會議商定。”

御前首輔華寅忙出列回答道:“是,老臣謝太后信任,太后聖明。”

太后環視了一圈,問道:“各位愛卿,如無重要之事,今天朝議便到此。”

御史大夫景闐忽然又出列稟報:“太后,今日已到月末,到了開啟‘密匣’時間,臣請開匣。”

太后看了他一眼,說道:“那就開吧。”

此“密匣”奏事制度是四百年前,一代聖君宮葉王所設定。沐氏王朝代替宮氏王朝之後,仍舊延續了這一制度。

按祖上慣例,多數為十日一開,亦有像現在這樣一月一開之先例。

這“密匣”制度設立之初,目的便在於帝君對帝國事務的全面掌控,以免朝廷日久所形成的派系,阻礙帝君視聽。

在宮城南門神武門外安置有一個高逾三尺的黑色方盒。盒子上開有一個縫隙,方便奏疏等塞進去。

那方盒由採自玄冥山深處的黑羅衫木所制,堅固耐用,周身塗有防水耐火的桐松油。

朝廷的各級官員,可以將無法或不便於直接上奏之奏疏,塞進密匣之內,可匿名可實名。

不多大一會兒,兩名侍衛便抬著那個黑色方盒走進朝堂。

只見那“密匣”上有三把烏鋼所制的大鎖。

若初聽說過,這密匣之鑰分屬三人保管,不同時代保管密匣之鑰的人有所不同。

近幾十年一直是由御前首輔、御史大夫、上御常侍三人保管,要開啟“密匣”需要三人同時開啟鎖匙。

只見御前首輔華寅、御史大夫景闐、上御常侍藍禮走到黑色箱子前,各自從懷中掏出一把黑色鑰匙,一一開啟鎖匙。

然後,便“呼啦”一下傾斜出數十份奏疏。

按規制,三人需同時翻閱其密匣內的奏疏內容,然後上承帝君,親自批閱。

根據祖訓,凡密匣之內所奏之事,必須一一答覆。

太后看著那三人圍在“密匣”周圍,一一撿起奏疏,再一一審閱,顯得有些沒耐心了。

便說道:“朝議到此結束,三位大人清點審閱後,呈交御前會議審議。”

說完,便起身離開了朝堂。

……

當天下午,御前首輔華寅、御史大夫景闐、上御常侍藍禮便前來覲見太后。

稟報說“密匣”之中奏疏,多是以國庫空虛,民生凋敝為由,反對現在進行的永川戰事,請求朝廷與永川議和。

太后冷冷地問了一句:“那諸位認為呢?”

景闐率先說道:“如今朝內朝外反戰情緒高漲,而葫蘆關戰事又呈焦灼態勢。臣以為有必要與永川王闔路,坐下來就相關事宜一議。”

太后看了他一眼說道:“以景大人之言,那闔路無視朝廷,公然違抗朝廷命令,就此翻篇了,放過了事?”

景闐忙說道:“臣並非這個意思,臣的意思是可以與闔路進行會談,當然也需要闔路對此事有所交代。”

太后又看向首輔華寅和上御常侍藍禮。

藍禮忙說道:“微臣以為那闔路如此藐視朝廷,不能就此縱容。何況眼看就要拿下葫蘆關了,不能半途而廢。”

太后又看向御前首輔華寅。

首輔華寅大人思索了一下,說道:“景大人、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老臣……”

太后插話說道:“說你的意見。”

首輔華寅微微皺了下眉,說道:“老臣也以為如今已經是箭在弦上,如若現在休兵議和,前期所有努力則前功盡棄,不如一鼓作氣拿下葫蘆關後,再與闔路談。”

太后說道:“到時有啥好談的?景大人,你都聽見了?”

景闐有些無奈地說道:“臣……聽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