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懷英帶著笑容,開著小摩托車往谷鎮的方向去。

周東昇的老家就是谷鎮下的一個小村莊,谷鎮在八九十年代還只是一個做木材生意籍籍無名的小鎮。

然而在改革春風的吹拂下,大大小小的紡織廠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不僅帶動了一批人富起來,也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吸引了不少外來人口。

因為谷鎮主打的紡織品以內衣為主,因此也有“內衣名鎮”的說法。

得益於有工廠提供工作崗位,劉懷英一個單身母親才能靠勤勞的雙手將周東昇拉扯長大,加上省吃儉用還略有積蓄。

在紡織廠裡那麼多年,劉懷英也當上了車間裡的小領導,不用日以繼夜趴在縫紉機上,但也是十分辛苦。

畢竟工廠的作息都是8107,什麼996放在他們眼裡,還真算得上是“福報”。

勞碌了一輩子的勞動婦女,想要讓她一下子閒下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周東昇打算等電商的攤子做起來,再讓老母親退居二線,幫自己照看一二。

至於電商的事情,周東昇也沒有蒙老母親的意思。

最開始張旭輝還以為周東昇只是開玩笑的,經過多次交流,兩人已經認認真真將其當做正事來對待,而在交流之中兩人一拍即合,現在已經以合夥人的身份自居。

經過探討後,兩個人定下的創業雛形,自然是開個網店賣貨,可謂是樸實無華的創業,又合乎常理。

畢竟背靠谷鎮這樣的紡織工業小鎮,有天然的貨源優勢,產品好找,而作為本地人總是有個沾親帶故發了財的親戚,這是人脈。

創業的第一步,自然就是整合自己的資源,想辦法利用,發揮出資源的優勢來,就像鄧賓他們也是如此,將資源帶到了高原之上的春城。

而他們則選擇了網店這一條路,周東昇負責將網店支稜起來,而張旭輝找到了合作工廠,找到了試水的產品後放到網店上。

周東昇還利用前世積累的幾分PS功底,製作了產品的詳情圖和相關介紹等,除了將網店支稜起來外,張旭輝還跑去同行那裡取取經。

什麼網店需要運營,標題要有關鍵詞,前期需要先刷單製造流量,如果能出一個爆款就萬事大吉等等,張旭輝都照搬來用了,收效甚微。

周東昇已經將自己4000塊錢工資投進去了,張旭輝也靠著家裡支援,一樣投進了4000塊錢,目前店鋪還是半死不活的狀態。

畢竟如此簡單的創業雛形,他們自然不可能是第一個吃到螃蟹的人,谷鎮上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的工廠也不是吃素的。

網店又不難開,隨便找個人管就行了,能有啥難度?不行就砸錢,財大氣粗的工廠有的是底氣。

而在朋友圈裡和同學群裡,未來從事電商行業的人也不勝其數,唯有張旭輝脫穎而出,鶴立雞群,從打工人變成了企業家。

憑什麼?

很多人想不明白,周東昇也想不明白,所以他們都是普通人,只有羨慕的份。

不過這輩子周東昇已經抱住了大腿,躺贏就完事了唄。

周東昇絲毫不慌,就等張旭輝起飛了。

這時,周東昇的電話響起,接起來一聽,那頭傳來張旭輝有些扭捏的聲音。

“升哥,有件事和你商量一下,我找到了一個產品,我覺得很有前景,但是……”

那麼快就找到突破口了?周東昇十分意外,這就是躺贏的感覺嗎?

“什麼產品?我正好在家,你直接到我家裡來吧,見面談。”

…………

PS:有誰猜得到是什麼產品嗎?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哦,也是內衣的一種…………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