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隨著《戰狼2》成功斬獲六十億票房之後,無疑也就意味著到了周東昇需要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也即是此前周東昇在微博上對外放出豪言,會將自己所得部分的票房收益,全額捐獻,同時會透過“15億票房”賭局所斬獲的戰利品對外進行公開披露。

而如今的影評賬號經過認證,也已經成功與東昇慈善基金所繫結,並且在飽受關注的情況下,粉絲數量不減反增,如今已經是一個超過千萬關注的公益賬號。

時至今日,對於如今的周東昇而言,人生追求或許用四個字就足以概括,那就是“追名逐利”。

而在財富這條路的積累上,基本上已經掏空了周東昇那一點有限的認知,而能夠一步步打下如今東昇集團這厚實的家底。

在周東昇看來也是七分運氣三分打拼,剩下的九十分無疑全是老天爺賞的。

如果說以前的周東昇是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不信那些牛鬼蛇神的事情,那麼當這事情真實發生在他身上之時……

那可就由不得他不信了,畢竟這就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同唯物主義的定義也並不衝突。

而對於周東昇來說,顯然也沒有試圖要解決這個矛盾的想法,只不過既然發生在自己身上了,自己總歸要做什麼。

尤其是在一己私利得到了充分滿足之後,自然而然就將心思放在了“追名”之上。

畢竟在財富積累這條路上,對於周東昇來說基本已經走到了自己能力的盡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光是資產增值的速度,就已經遠遠超出自己個人努力的範疇了。

在時代浪潮面前,選擇總是大於努力的,而當自己成功搭乘上這一架飛速賓士的時代列車之時,剩下需要做的,興許就是穩住自己的位置,避免被甩下去!

顯然,這跟“追名”不僅不衝突,還是相輔相成的,畢竟名利傍身,無疑就是給自己綁上一條安全帶,從而讓自己高枕無憂。

儘管《戰狼2》斬獲六十億票房這一成就,讓周東昇對於自己的影響力有了直觀感受。

同時這麼一筆投資帶給周東昇的回報,顯然是名大於利的。

毫不誇張的說,哪怕60億票房都能夠全部收入囊中,對於如今的周東昇而言,也只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更何況,自己所得份額僅僅只是其中的九牛一毛。

畢竟眾所周知,電影票房的分成比例大抵是三七分成,七成是人家的(影院起碼拿走一半+發行方+相關稅費)。

剩下的三成,才是屬於投資人和製作團隊瓜分的範疇,以《戰狼2》為例,這三成收益已經超過了18億!

而整部電影的投資盤口大概在2個億左右,粗略一換算不難得出,這一個電影專案的投資回報率已經超過了800%!

如此可觀的利潤,放眼整個電影行業多半也是獨此一份的優渥回報,興許只有坐擁全球票倉的好萊塢電影,才有可能創造出更高的回報。

儘管如此,單純從投資角度上來看,這一筆投資足以讓大家都賺得盆滿缽滿,可謂是皆大歡喜。

而儘管周東昇獻出了自己的熒幕首秀,但是滿打滿算,在這2個億的投資盤口之中,周東昇也僅僅只是佔據了十分之一的份額罷了。

以2000萬的投資份額,創造了超過1.6億的純利潤,怎麼看都是一筆賺得盆滿缽滿的買賣。

但是對於如今的周東昇來說,屬實是有點不足掛齒,儘管這是一筆名利雙收的投資,但是相較於九牛一毛的投資收益而言……

最大的收穫還是“名”!

甚至周東昇從一開始的投資目的,就是奔著這份名氣而來,畢竟投資回報率再怎麼可觀,也架不住電影盤口實在是太小了。

正是因為目的明確,所以周東昇索性選擇丟了芝麻撿西瓜,藉著這個風口浪尖的機會,將這“名利”最大化!

區區不到2個億的收益,不要了也無傷大雅,但是像如今這樣“追名逐利”的天賜良機,可就僅此一次,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畢竟同樣是做好事,不同時機所能夠發揮的效果,往往都是截然不同的。

換做平常時候,哪怕自己豪捐10個億,對於普羅大眾而言興許也只是稀鬆平常的小事,頂多給自己喝喝彩,送上一句“老闆大氣”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