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記憶錨點(第1/3頁)
章節報錯
七月才剛剛開始不久,資本圈內就已經嗅到了一股由共享經濟掀起的資本熱潮。
因為摩拜單車意氣風發向外界披露了自己已經成功完成B+輪融資,金額高達數千萬美刀融資,具體數目沒有向外界做詳細披露。
只不過兩家來自京城的老牌資本機構,卻是對於摩拜單車給予了高度肯定,其中一家來自著名海外資本淡馬錫的子公司。
另外一家資本機構,則是由一位知名大佬李開福建立的,這兩家資本機構共同拿下摩拜單車的B+輪融資,可謂是在資本層面上為摩拜單車注入了強有力的新鮮血液。
儘管具體數額雙方都沒有對外界進行披露,但是保守估計,摩拜單車的估值也已然超過了2億美刀。
作為一家成立了僅僅不到兩年時間,就連摩拜單車都僅僅上市不到半年時光,市值就已經一路狂奔,來到了2億美刀的區間。
就連另外一家原本在共享單車行業裡,完全是一枝獨秀表現的小黃車,也幾乎是不分先後的向外界高調的宣佈,自己已經同滴滴出行達成了初步的戰略融資意向。
雙方將一同在共享出行領域進行深入的合作交流,對於這個訊息,滴滴出行方也直接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且表示自己十分看好小黃車這位共享經濟的後來者!
其中,在小黃車上一輪融資之中參投的海外資本真格基金代言人對外表示,「目前在出行領域這一塊市場上,短途出行並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
「而小黃車作為共享單車的先驅者,無疑是向市場提供了一個前景巨大的方向,我十分看好這種模式的未來!」
這種高度肯定和讚揚,毫無疑問向外界釋放了一個強有力的利好訊號。
正所謂「一枝獨秀不是春」,如果只有一家公司在這一條新開闢的賽道上奪命狂奔,並且只有零星一兩家資本在背後支援。
那麼無論如何吹噓,如何營銷,都意味著這一個專案的未來預期並沒有很直觀,畢竟什麼都可以騙人,但是真金白銀不會。
而伴隨著摩拜單車和小黃車幾乎是不分先後的估值過億美刀,並且還得到了共享概念當之無愧的霸主滴滴出行認可。
還有來自多個資本機構的投資,其中不乏像豬廠資本,還有背靠淡馬錫這樣的頂尖全球資本,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資本機構已經心照不宣的形成了共識。
正如股市一樣,一旦形成了共識,哪怕是所謂的「傻子共識」,股價也會隨之暴漲,資本市場就是這樣,牽一髮則動全身。
因此在各方大佬達成共識,形成一股合力推動共享經濟發展之時,其他一眾資本機構自然是聞風而動,選擇一同加入到這一場資本浪潮之中。
同樣是共享經濟概念,相較於滴滴出行的准入門檻來說,「共享單車」這個專案光是從名字上來看,就很容易讓人浮想聯翩,門檻遠比想象中的還要低太多了。
同樣是車,四個輪子的玩不起,兩個輪子的總不至於玩不起了吧?更何況這還是單車,而不是摩托。
共享單車之所以可以成為點燃共享經濟的「星星之火」,除了符合低糖出行的環保概念之外,其中一個主要因素,必然就有這個投資門檻的問題。
這個道理,跟股市上的股價「門檻」同理,同樣是買一手100股,買一手國酒茅臺的門檻,和一手中車的門檻,顯然是截然不同的(滑稽)。
資本市場就是如此一視同仁,就跟瑞士銀行那個知名的笑話一般,從來都不會看不起所謂的「窮人」,畢竟真正的窮人他們也不會看到。
而資本市場一旦形成了共識,接下來就進入了一個喜聞樂見環節,「比誰跑得快」,只有跑的足夠快,才有機會趕
在退潮之際完成套現離場。
資本市場裡流傳已久的各種故事,無論是鬱金香騙局,還是君子蘭,次債還是股票,都不斷驗證了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
在這個比誰跑得快環節裡,一定會有傻嗶接最後一棒,但每個人都不會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傻嗶!
因此隨著摩拜單車和小黃車兩大共享單車行業的領頭羊開始狂奔,一夜之間在全國各地裡,不知道有多少家資本機構已經準備物色,甚至是帶頭建立一家新公司。
拿著初始資金,壯志滿酬的準備踏入共享單車這個領域,開始自己的征程。
而原本散落在全國各地的諸多已經被時代淘汰的腳踏車工廠,突然間迎來了迴光返照的曙光,不知道從哪裡湧現的大量單車訂單,如漫天雪花一般遞交到了工廠手中。
甚至,這些訂單的要求還十分簡單,給錢也分外慷慨,唯一的一個要求,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生產出一批成品來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