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電競行業的蓬勃發展,具有標誌性的事件之一,或許就是曾經王校長在圍脖上宣佈,自己將強勢進入電子競技,整合電子競技!

之所以說具有標誌性,是因為王校長就像是發令槍,宣告著資本開始進駐電競行業,並且助力著電子競技從一種小眾愛好,推向了普羅大眾的視野之中。

資本固然是為了滿足逐利的天性,但如果沒有資本的催化,電競的發展也必然不會像這些年這麼迅勐。

只不過天時地利人和的三大要素之中,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或許就是當年那批被打上「玩物喪志」,批判成為「垮掉的一代」那些年輕人……

已經逐漸成長為社會主流的一大群體,並且逐步擁有了一定經濟能力,有能力去為自己的愛好投票,從而在社會主流聲音之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再加上直播平臺這一彷彿為電競量身打造的舞臺逐漸火爆,更是讓電競的發展猶如風生水起,一發不可收拾。

因此,在各方合力之下,電競賽事這些年的觀眾基礎,自然是跟著水漲船高,電競相關的話題也逐漸開始出現在熱搜榜單上。

畢竟熱搜榜單,就是一個反應使用者喜好的風向標,如今這一個風向標,在各方齊心協力的推動之下,已經指向了電競舞臺。

而早在去年LPL賽區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喜提賽區「最差」成績之時,電競圈的熱度就已經開始在熱搜榜上頭角崢嶸,開始成為熱搜榜上的常客。

畢竟偌大一個冉冉升起的電競圈,受眾群體又都是潛力十足的年輕人,不光有潛力,還有流量,自然而然就受到了平臺的偏愛,有意推波助瀾幫助其發展。

從今年的超級紅人節慶典上,開始為網路遊戲主播頒獎之時,就已經表露出了這種意向。

只不過電競圈雖然已經有了足夠的熱度基礎,但是始終沒有出現一件足夠份量的事件,來充當引爆熱度的導火索。

其中,賽區成立時間較短,沒有足夠的底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然也是賽區一直沒有拿到足夠亮眼的成就,讓背後的一眾推手可謂是有力無處使。

就算是硬推,觀眾們也不見得願意買單,唯有奪冠,才能夠破萬法。

而事實上,按照原本電競圈的發展速度來看,這一條導火索,其實並不需要到18年奪冠,從某種程度上來看,17年的鳥巢內戰,才是那一根導火索……

畢竟,沒有什麼比鳥巢內戰,更讓人不甘的了,也正是因為這種刺激,才讓賽區選手和觀眾,從上至下擰成了一股繩,凝聚成了一股心氣……

當然不可否認,鳥巢奪冠就是最好的劇本,但或許正因為沒有奪冠,才證明了這不是劇本。

言歸正傳,隨著「GODV退役」這個話題突然間空降熱搜,更是在第一時間就衝到了熱搜前三的高度上,可謂是一下子吸引了無數吃瓜群眾的目光。

知道這個ID的電競觀眾也好,不知道這個ID的吃瓜群眾也罷,雙方的反應都大抵相同,那就是一臉蒙圈,面面相覷。

怎麼可能?/這傢伙是誰?

同時各方營銷號也是應聲而動,如數家珍的向大量吃瓜群眾科普GODV的相關資料,以此來瓜分這麼一大波流量。

而為了儘可能的吸引觀眾的目光,各方營銷號沒少添油加醋,巧舌如黃的為這位天才少年渲染上了幾分悲壯色彩。

天才少年橫空出世,驚才豔豔一舉拿下國內冠軍,帶隊出征世界賽想要為國爭光,更是年少輕狂,敢言世界冠軍猶如探囊取物,請諸君挑選面板罷。

沒成想,成也年輕,敗也年輕,在世界賽舞臺遭遇滑鐵盧,敗走麥城慘遭淘汰,更是留下了反向一箭的名場面。

一時間,從眾望所歸再到千夫所指,昔日天才少年跌入人生低谷。

年僅十八,就已經承受著不應該由他這個年紀承受的壓力,他又有什麼錯呢,只不過是年少輕狂,但人不輕狂枉少年。

沒成想還是不堪指責,選擇了闇然退役,實在是令人惋惜……

在營銷號的添油加醋和引導之下,一個電競版「傷仲永」的故事躍然紙上,讓無數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可以十分輕易的知曉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在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影響下,十分自然地就會為這名選手鳴不平,哪怕在此之前,吃瓜群眾對於這位選手一無所知,也並不妨礙他們為其感到惋惜。

路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那些真情實感支援電競的觀眾了,尤其是其中不乏一些跟風罵過韋神,同時玩過關於他一系列名梗的觀眾,此時更是五味雜陳。

似乎,自己就是親手扼殺了一位天才少年的始作俑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