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看不見摸不著的網際網路之上,一切資訊都只能夠透過平面來向消費者展示,如何打動消費者,讓消費者心甘情願的掏錢,那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而早些年,從網際網路電商中積累了第一桶金的如晗控股,便敏銳的察覺到了平面模特的美醜對於產品銷量的影響至關重要。

說白了,人就是視覺動物,在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下,第一印象便是影響消費者決策最重要的因素,甚至沒有之一。

於是就有了「眼球經濟」這樣的說法,能夠吸引消費者眼球的產品,就能夠得到相應的經濟收益。

而網際網路時代的興起,或許就是對「眼球經濟」最好的詮釋,畢竟網際網路的崛起,靠的可不就是將消費者的注意力,從電視上吸引到網際網路上嘛。

同樣一件衣服,穿在明星身上,和穿在普通人身上的效果,自然是不可能一樣的,同時人對美好的嚮往又是與生俱來的天性。

於是,用俊男靚女來展示產品,就能直接提高產品銷量的道理,就這麼樸實無華的誕生了。

從模特,再到明星,本質上都是遵循著這一個道理,消費者就是願意為美貌買單。

而明星代言,便是長久以來在消費者潛移默化下形成的,消費市場上最行之有效的規則。

只不過對於網際網路電商而言,道理我都懂,誰都知道明星代言有用,但是這個辦法顯然不是誰都可以消費得起的。

就算有這個錢,明星為了保證自身含金量,一般也不會選擇接一些自降身價的代言。

當然,這個前提是建立在大環境景氣的情況下,一旦大環境不好,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在此暫且不表。

既然明星不可取,那就只能夠退而求其次,同樣是為美貌買單,拋開明星光環不說,模特無疑就是最好的平替。

如晗控股在電商平臺上攫取第一桶金的過程之中,就發現了模特與模特之間,亦有差距。

這個差距並不是單純指外貌,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審美本就是相對主觀的感受,自然是因人而異的。

只不過銷量總不會騙人,對於商家來說,這個跟切身利益相關的資料才是他們最為關注的東西,至於漂不漂亮的,再漂亮能當飯吃嗎?

恩?似乎還真可以!

大人,時代變了!

如晗控股顯然就是敏銳的捕捉到了這一點使用者甚至都沒有察覺到的需求,在2012年就開始致力於著手嘗試,孵化屬於自己的電商紅人。

憑藉著自己脫胎於電商平臺的完善供應鏈,同各種平面模特進行合作,讓模特充分發揮自己「貌美如花」的特質,「賺錢養家」這種髒活累活就交給他們。

雙方一拍即合,憑藉著這一套合作模式加上原本在網際網路電商上的積累,如晗控股迅速開啟了局面,並且從中嚐到了甜頭。

而在這個合作模式之下,有一位同如晗控股有著穩定合作關係的品牌模特迅速脫穎而出,成為了如晗控股旗下一眾帶貨紅人中的佼佼者。

這個人,就是張大奕!

憑藉著自己獨具一格的穿搭風格,還有對時尚的理解,張大奕不光是在網際網路上名聲鵲起,讓無數粉絲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同時也心甘情願的掏錢支援。

名氣越大,受眾越廣,銷量隨之提升,收入頓時水漲船高,一個簡單的正反饋隨之形成,驅使著張大奕不斷向上攀登。

而當張大奕在如晗控股裡佔據的比重越來越高,近乎以一人之力撐起了公司銷售額的半壁江山!

如果有從事過銷售行業的朋友,想必就能夠理解,一個銷售如果掌握了公司一半左右銷售額的時候,他的地位會有多麼不可替代。

在公司橫著走不說,哪怕是老闆都得禮讓三分,甚至不得不掏出股份分紅作為激勵,以此來留住這樣的銷售精英。

張大奕便是這樣鮮明的例子,同如晗控股合作創立的電商店鋪,在張大奕負責塑造網店風格和網紅品牌的審美輸出之下,迅速在電商平臺上躥紅。

短短一年就成為了女裝分類裡排名前列的明星商家,更是在15年的雙十一之中一戰成名,成為諸多網紅店鋪唯一躋身全平臺女裝排行榜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