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歷史的必然(第1/3頁)
章節報錯
隨著紅人節慶典落下帷幕,這麼一場網紅行業別開生面的慶典,毫無意外在各方推波助瀾之下,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得到了海量關注。
正所謂一枝獨秀不是春,儘管此前的金秒獎同樣得到了大量關注,更有丁三石這位網際網路大佬的親自站臺,可謂是身體力行的表達了自己對短影片未來的看好。
而在不久之後,豬廠資本獨家領投了抖音的B輪融資這個訊息一經發出,無疑是為這一說法提供了充足的事實依據。
豬廠作為網際網路大廠,並不是第一個涉足短影片領域的玩家,此前騰達已經在這個領域鎩羽而歸,可謂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而豬廠的靈魂人物丁三石的出面,加上豬廠資本的投資,無疑是一種豁出去押寶的姿態,光是這個動作,就足以吸引到大量的關注。
甚至這份關注都要超越金秒獎,乃至抖音這個短影片平臺本身,這就是大佬本身帶來的頭部效應,比起所謂的明星效應,無疑是要高出太多太多了。
畢竟明星效應,吸引的是普羅大眾和粉絲,而大佬的頭部效應,吸引的卻是資本市場上一眾投資者的目光。
在這一個真金白銀的資本市場裡所能產生的量級,二者顯然不是能夠在一個層次裡相提並論的。
如今,跟豬廠同為老牌網際網路巨頭之一的新浪,同樣跟進押寶這一領域,以自己的核心業務圍脖來深挖網路紅人行業的前景……
更別提還有另外一位短影片領域的資深玩家,美拍舉辦的紅人生日會,加上兩位網際網路巨頭的頭部效應。
一股名為「網紅經濟」的春風悄然吹拂在資本市場之上!
吸引了無數投資人和機構的眼光,重新開始審視,甚至開啟了內部會議,著重探討著「網紅經濟」的未來前景,剖析其中能夠吸引大佬目光的核心所在。
與此同時,在圍脖平臺之上,紅人節慶典的訊息持續發酵,著重宣傳各大摘得獎項的紅人,這也不由讓各方粉絲與有榮焉,潛移默化間就自願開始轉發宣傳。
一個轉發,一個截圖,將其放在自己的社交圈內進行分享,在社交裂變的效應加持之下,流量自然而然就餓呈幾何倍增長。
這個過程,本質上就跟流量明星的粉絲經濟一般,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不過是作為被消費的「商品」不太一樣罷了。
而作為幕後推手,圍脖本就是靠吃著明星等公眾人物的名人效應起家的,同時各行各業的公眾人物也以圍脖作為主要的發聲平臺。
雙方自然是各取所需,互惠互利,從中嚐到了甜頭的圍脖,如今自然是敏銳捕捉到了「網紅經濟」風口的到來,選擇了牛刀小試,以紅人節慶典為契機,押寶網路紅人產業。
試圖在明星經濟的基礎上,開渠穿井,再次打通一個網紅經濟的渠道來,以此作為圍脖的新增長點。
而無論是圍脖,還是背後的新浪,無疑都是十分看重這塊業務的增長空間,從圍脖CEO親自出面,主持這一場紅人節慶典就足以看出。
因此在宣傳資源上自然也不會太過吝嗇,同時為了讓這把火燒的更加徹底,自然是要火上澆油一把。
其中,圍脖娛樂官方媒體就將精心準備的幾個採訪內容都給放了出來,其中就包括了王校長,周東昇和【papi醬】這位年度第一網紅。
可以說,無論是在話題性和關注度上,深諳此道的圍脖從一開始,就選定了註定會受到最多關注的一些紅人進行了專門的採訪。
可以說,沒有誰,比圍脖更懂流量(滑稽)。
其中王校長的採訪,延續了自己一直以來的風格,直言不諱百無禁忌,面對記者的各種提問,都以十分尖銳的方式回應。
只不過在提及對網紅行業的看法之時,王校長表示,「本來我並不是很看好這個行業的未來,但是我一個朋友改變了我對這個行業的看法……」
「在此之前,我不會選擇投資這個行業,因為網紅的時效性可能遠比想象中還要低,一旦失去穩定的輸出和創意之後,就會被大眾迅速遺忘……」
「但是我這個朋友堅定不移認為網紅行業是未來,所以我暫時保留個人意見,如果有機會的話,或許我也會嘗試投資……」
對於王校長的侃侃而談,記者似乎是有意挑起話頭,不由插了一句,「這個朋友是【papi醬】嗎?」
王校長啞然失笑,卻沒有否認,反而是說道:「可以這麼說吧。」
憑藉著跟周東昇的交情,王校長也並沒有選擇拆臺,反而是模糊的表達了自己對網紅行業的觀望,同時也對【papi醬】表示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