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大洋彼岸的***方,透過電話向自己繪聲繪色的講述著如今海外市場上的情形,這不由讓周東昇內心升起一絲微妙的感覺。

彷彿這一幕自己似曾相似,好像在哪裡經歷過一般,而「勒索病毒」這個東西對於周東昇來說,兩世為人也是第一次聽說過。

興許是上輩子的這個時間節點上,自己還在為生活而奔波,或者是自己沒有怎麼關注熱搜榜上的話題,亦或者是這個東西在國內的影響沒有那麼大……

因此這種熟悉感顯然不是來自於這個病毒,而是……周東昇內心不由升起一絲明悟,如今比特幣開始緩緩走向牛市的節奏,可不就是如同2015年的股市一般?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竟然能夠如此相似!

當然,在規模上自然是無法同日而語,但是這種微妙感恰恰來源於周東昇所處的位置,這兩個體量不等的市場之中,周東昇都扮演著受益者的角色。

只不過彼時的周東昇在2015年那波史詩級行情之中,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哪怕憑藉著先知先覺的一系列操作,也僅僅只能夠從中獲取「微不足道」的幾個小目標收益。

相較於整個動輒萬億規模起步的股市來說,連「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程度都沒有達到。

不過嘛這也讓周東昇得以完成了原始積累,賺足了第一桶起步資金,如若不然的話也不會有今時今日的成就。

而時過境遷,如今周東昇在偌大的比特幣盤口之中所扮演的角色,權重無疑已經是大大提高,甚至連周東昇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成為提前開啟這波牛市行情的契機之一。

畢竟整個市場之中的籌碼十分有限,當週東昇不斷掃蕩籌碼完成吸籌建倉之時,盤面上流動的籌碼自然也就會隨之大大減少,這種異常的波動自然逃不過有心人的眼睛。

因此,這個變數的出現,自然也就間接推動了這波比特幣牛市的啟動,畢竟當週東昇進場之時,整個比特幣市場的單日交易量也就區區千萬美刀。

甭管是流動性還是市面上流通的籌碼都十分有限,以他最開始籌備的上億美刀進場吸籌,以整個市場的容量都得超過十天以上才有可能消化。

甚至彼時的整個市場之中,散戶的存在可能寥寥無幾,全是一些機構在左手倒右手罷了,只不過這籌碼倒著倒著越倒越少……

反應再怎麼遲鈍的機構,多半也會反應過來,而隨著交易量的逐步攀升,比特幣的流通性自然也隨之大大提高,再加上外部經濟環境的持續動盪和影響……

一些散戶和市場熱錢逐步流入到了比特幣之中,進而成為了推動價格走高的主力,讓距離上一波牛市已經過去三年的比特幣煥發了第二春。

從2016年底突破千元美刀大關,再到僅僅時隔半年又翻了好幾個番,摸到了4000美刀的門檻,毫無疑問這波牛市已經抬頭,到了難以阻擋的地步。

至於勒索病毒的出現,僅僅只是這波行情的一個側面體現罷了,連別有用心的人都盯上了比特幣,足以見得其價值已經在一定範圍內得到認可,並且具有足夠的流通性。

只要能夠流通,那就具有可操作的空間,就證明了這個東西的價值,至於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都不是關鍵。

只要它足夠獨特,並且數量相對有限,那麼就足夠了,只要有市場,就會有人趨之若鶩,價值就是最大的動力。

只不過籌碼從鬱金香,君子蘭之流,變成了比特幣罷了。

而已經手握著充足籌碼的周東昇,接下來只需要穩坐釣魚臺,坐看市場之中的雲起雲落就足夠了,想到這裡,周東昇內心感覺分外充實和平靜。

內心也不由湧現出一絲期待和好奇,

也不知道這波牛市的天花板會在哪裡呢?

不同於2015年那波股市,因為曾經身邊有過鮮明的例子,讓周東昇對於轉折點的到來有個模湖的概念,雖然不夠精準,但也足夠他及時獲利離場。

但是對於比特幣,周東昇的瞭解就十分有限了,對其市場行情也很難有一個準確的時機判斷。

只不過依稀記得,在未來的那段動盪歲月之中,比特幣更是被推上了世界的風口浪尖之上,其熱度和受關注程度,甚至達到了舉世矚目的程度。

也正是在那個全員狂熱的時期,比特幣的市值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歷史最高點,至於到底是多少,那周東昇就記不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