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戰狼2》首日票房突破3億很強,但倘若我拿出好萊塢大片作為對比,不知道閣下又該如何應對?”

“笑死,首日票房破3億有什麼好吹的,誰知道有多少水分呢?別是自己花錢自吹自擂吧?”

“為了不輸這個所謂15億票房的賭局,周東昇也真是拼了,又是大力宣傳,又是讓手下的人送票包場的,別是3個億的票房,1個億的水分吧?”

“這又當裁判,又做選手的,怎麼玩嘛,周大海輸的也忒冤了,人家只要提前補足了15億票房,不僅贏了面子,還賺了裡子,左手倒右手的,嘖嘖!”

“第一天3個億,第二天卻只有2個多億,這頹勢也太明顯了,要是不刷票房的話,我看連15億票房都不好說吧。”

“別尬黑,15億肯定是沒啥問題的,不過肯定是比不過進口大片的,國產電影的道路還是任重而道遠呀!”

諸如此類的言論自然是數不勝數,而作為當事人的周大海,自然也不會缺席,再不濟他也是一個知名影評人不是?

“身為‘15億票房賭局’的當事人兼影評人,在電影首映之時我就迫不及待的買了一張票走進了電影院,就算是輸,咱也要輸的心服口服不是?”

“但不得不說,全程一個多小時看下來,我有點失望,這純粹就是一部想要模仿好萊塢,卻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商業片罷了,並且完美符合有錢之後續作反而拍的更爛這一定律。”

“基本上把錢都燒在了大場面上,各種爆破和特效雖然升級了,但依舊改變不了故事稀爛的本質,敘事更是一塌糊塗,看得出導演有野心,想要拍出一部《黑鷹墜落》,但充其量卻只是一個換了背景的《敢死隊》。”

“全程看下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這純粹只是導演為了滿足自己一己私慾的作品,想把自己塑造成為好萊塢大片中那種無所不能,刀槍不入的全能戰士形象,只管將主角光環開到最大,然後一路殺殺殺就完事了,完全沒有考慮劇情上的合理性……”

“總體觀感就是中規中矩,以目前的趨勢來看,能達到15億票房我也並不意外,畢竟在宣發上都已經費了那麼多功夫,輸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作為知名影評人,周大海這篇影評在微博上迅速得到了大量轉發和評論,直接得到了大量認可,不少人更是紛紛附和這種評價,順著話頭貶低起了《戰狼2》這部電影。

“大海中肯,觀影期間總是覺得哪裡都彆扭,現在一看你影評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原來是對好萊塢拙劣的模仿,說實話也就學了點皮毛,都快把牛皮吹到天上去了。”

“從電影到宣發,從上到下都讓人有種生理不適的即視感,甭管是口號式的愛國宣傳,還是打了雞血一般的各種表現,都讓人有種被綁架的不適感,這電影看的鬧心。”

“這樣的電影能火,簡直是華夏電影的恥辱,更別提還有一位連演員都算不上的角色來湊熱鬧,電影真是越來越沒落了,什麼阿貓阿狗能都夠來蹭一蹭了。”

“拿錢取悅自己就算了,但是花錢上大熒幕噁心觀眾,這一點我無法接受,所以這部電影恕我一生黑。”

猶如雨點一樣的差評,頃刻間在網路上掀起了一陣瓢潑大雨,鋪天蓋地的聲浪之中盡皆都是對《戰狼2》的批評和挑刺,彷彿這就是年度最大爛片一般,沒有任何可取之處。

哪怕其中夾雜著些許中肯的評價,也被這股輿論浪潮所輕易裹挾,眨眼間就將其淹沒在其中,不少原本還想要趁著週末去影院看一看的觀眾,不由有些望而卻步。

“真的有這麼爛嗎?本來想週末去看的,那還是不浪費錢了,感謝排雷!”

“充其量也就是6分水平的商業片,可看可不看……”

一時間,在先期宣發上投入大量精力的副作用似乎已經逐漸顯現出來了,電影彷彿遭受了口碑反噬一般,在鋪天蓋地的差評之下岌岌可危,宛如一葉孤舟。

輿論場上的觀點交鋒往往就是如此,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般,大部分人都無暇關注事情的全貌,僅僅靠著一鱗半爪的資訊就急忙做出自己的判斷。

一旦形成了壓倒性的輿論優勢之後,真相如何就不是大眾關注的重點了,畢竟“誰贏了,他們就會幫誰”。

哪怕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難免有時候也會一葉障目,畢竟資訊不對等的問題,饒是在網際網路時代依舊無處不在。

而回歸到電影本身,單純從電影角度上來看,《戰狼2》或許不算是什麼上乘之作,哪怕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是效仿西方推崇的個人英雄主義,打造出一個華夏版本這種思路,也確實是乏善可陳。

雖說師夷長技以制夷這一說法廣為流傳,但是歷史也告訴了我們結果,這種做法所取得的效果並不理想。

只不過在開闢道路上,總有人要當先行者,也免不了有人會誤入歧途,先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才能夠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飯要一口一口吃,而路自然也要一步一步走才行,這興許也是這部電影為什麼會發揮出超越電影本身作用的一大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