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東昇走神之際,臺上螢幕中放映的電影,已經來到了華人工廠的戲份,而這無疑也意味著周東昇的戲份要閃亮登場了。

實際上,作為一部合格水準線上的商業片,其整體節奏確實是做到了全程無尿點,短短一個多小時的劇情銜接做得相當到位,起承轉合十分自然。

對於觀眾情緒的調動,拿捏得也是格外精準,因此全場觀眾看到這裡,依舊是津津有味期待著後續劇情的演繹。

當然,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觀眾一直在期待著周東昇的登場,畢竟這麼一個噱頭,可是從頭到尾貫徹了整部電影,從製作到宣傳期間,就沒少渲染。

而不同於常規電影演員,需要靠作品說話,以作品質量來堆砌熱度和名氣,從而一步步提升圈內地位。

周東昇名氣增長的速度,甚至比電影本身製作的速度還要快,僅僅只是電影製作的這一個週期之內,周東昇就已經從客串之時的小有名氣,一路突飛猛進,時至今日已經是聲名鵲起。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或許就是同時客串電影之中的配角,並且靠著今年才播出的影視劇迅速火爆全國,如今已經成為人盡皆知的“達康書記”。

不得不說,在選角上吳師傅也確實是歪打正著,除了押中時代脈絡之外,就連角色也押中了一塊寶,靠著達康書記的熱度,也足以讓電影宣發錦上添花。

而在電影之中的華人工廠戲份,也正是這兩個重要配角正式登場亮相的階段。

雖然背景之中的工廠位於非洲大陸,但實際上全程都是在國內完成拍攝的。

而在到達華人工廠之前,冷鋒已經成功與女醫生匯合,並且為觀眾奉獻了一段獨到的美式笑話。

不得不說這個笑話出現在2017年確實是有點超前,但是過幾年再看,依舊是歷久彌新,與現實相映成趣。

其中飽受譏諷的撤僑內容,卻是實實在在真實發生的,並且現實甚至比電影之中演繹的更加誇張魔幻。

反倒是大洋彼岸的燈塔,才真正做到了與電影之中如出一轍的表現,這哪裡是電影呀,簡直是紀實文學(滑稽)。

而當工廠大門開啟,面帶一絲譏笑的周東昇帶領著左膀右臂,還有一班黑人保安閃亮登場之時,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眾多觀眾感覺腦海中響起了一首枯燥的音樂。

彷彿下一秒,周東昇就會以三分漫不經心,三分淡漠,四分渾不在意的聲音開口說話一般,即視感簡直不要太強烈,以至於有的觀眾直接就出戲了。

好在客串電影之時,周東昇還沒有鼓搗出《周東昇的枯燥生活》,因此表演痕跡沒有絲毫相似之處,再加上野路子出身,還有角色本身的屬性並不挑人。

要是高難度角色,也不會一開始考慮讓王校長出演了,只不過王校長沒看上,因緣際會之下被周東昇成功拿下罷了。

而周東昇雖然在演技上大概與油王處於半斤八兩的水平線上,但是靠著帥氣逼人的長相還有電影外帶來的加成,因此表現比油王更勝一籌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當然,比油王強也確實是不值一提。

而無論是外貌優勢,還是自帶的良好路人緣,都足以讓周東昇在完成耍帥戲份之時不顯得那麼油膩,反而是這種刻意與周東昇形成的強烈反差,讓觀眾都樂不開支。

首映禮現場更是時不時響起忍俊不禁的笑聲,看著一位百億富豪在大熒幕上耍寶,對於觀眾來說屬實是格外新奇的體驗。

這種大熒幕帶來的衝擊,遠遠不是短影片能夠比擬的,而拋開頭銜不說,周東昇也不過就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小夥子罷了。

這個年紀放在娛樂圈裡也就屬於新人水平,這麼一想反倒是不顯得突兀。

爾後便是一段凸顯主角大義的戲份,進一步調動著觀眾的情緒,中規中矩的文戲雖然不算出彩,但也不會讓觀眾覺得突兀。

而當電影來到篝火晚會部分時,當週東昇搖曳著舞步登場,和倪妮扮演的女醫生互動之時,現場又響起了此起彼伏的笑聲。

尤其是當週東昇一本正經說道:“我不想一輩子活在我爸的光環之下……”

不少觀眾頓時會心一笑,更有甚者不由看向了處於現場的王校長。

畢竟周東昇是白手起家的草根出身,這一點早已經被絕大多數觀眾所熟知,也是其最大的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