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昇的這番話,基本上跟聶雲辰的經營理念完全相悖,饒是心中對於周東昇這位貴人再怎麼信服,聶雲辰內心也難免升起一絲牴觸心理。

而看著聶雲辰神色上的不自然,周東昇對此並不意外,畢竟聶雲辰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年輕人。

能夠在短短五年時間帶著皇茶這個牌子殺出小城,打造出一個讓無數人爭相模彷的奶茶品牌,更是藉助著「喜茶」這個牌子涅槃重生,打了一場完美的翻身仗……

能取得這麼這麼一份成就,已經足以讓聶雲辰傲視同齡人,而在此過程之中,自然也塑造了聶雲辰的主見和堅持,諸如堅持自營店,絕不開放加盟等。

這些堅持,讓喜茶成為茶飲品牌之中的一股清流,更是成就了其行業領頭羊的超然地位,但同樣的,也間接導致了喜茶的固步自封。

進而在時代風向轉變之際,錯判了方向,白白將市場拱手相讓,從而拖垮了自己的發展步伐,最後在事實面前,不得已才選擇了放開加盟……

然而,一切都已經為時已晚,賽道之中已經分外擁擠,擠滿了無數後來者,偌大的羊群一擁而上,輕而易舉就將喜茶這頭領頭羊淹沒其中。

而當品牌調性被不斷稀釋,消費者回歸理性,最終關注的重點,還是會落到價效比之上,畢竟歸根結底,這不就是一杯奶茶嗎?

「在奶茶這麼一個競爭激烈又十分開放的市場之中,聶總依靠的無疑就是創新,憑藉著獨創的芝士奶蓋等創新品類,在行業之中一鳴驚人,得到諸多消費者的認可和吹捧……」

周東昇不急不緩的娓娓道來,闡述著自己的觀點。

「同時,也得到了諸多同行的模彷和借鑑!然而,因為缺乏品牌意識,聶總也錯過了藉此佔領市場的一個先機,從而導致了皇茶這一品牌的泛濫……」

最開始聶雲辰臉上還流露出一絲自豪,畢竟這麼一份推陳出新的成就,時至今日依舊是喜茶的立身之本,同時也是聶雲辰堅持研發的一大動力。

因為創新而成功,嚐到了創新帶來的甜頭,自然而然就會堅持這條路,這就形成了一個簡單的動力迴路。

而說到後面,聶雲辰臉上也是不由露出一絲憤慨,正是因為模彷者眾多,並且素質良莠不齊對皇茶造成不小的影響,才倒逼著他這個原創者出走,另起爐灶……

「儘管聶總及時醒悟,靠著「喜茶」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但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除了你我的功勞之外,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行業還未成熟,沒有形成過高的壁壘!」

「然而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能僥倖抓住一次,不代表能僥倖第二回,而聶總想著光靠創新形成品牌壁壘的想法,多少有點過於理想化了……」

「畢竟,皇茶的結果已經證明了一點,創新成本高昂,總有無以為繼的時候,而後來者的模彷成本又十分低廉,此消彼長之下,更低的成本優勢足以讓他們迅速佔領市場……」

「而相比起依賴創新形成壁壘這種不穩定的做法,充分利用先發優勢,採取主動出擊的優勢,透過供應鏈等各項舉措,將定價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價格壁壘的競爭手段,無疑要更加穩定。」

「倘若喜茶主動降價,率先進入低價市場跑馬圈地,光是憑藉著在消費者心中先入為主的優勢,就足以在無形之中提高後來者的准入門檻,壓縮他們的價格空間……」

「主動打價格戰,總好過落入被動。」

周東昇一幅運籌帷幄的模樣,語氣之中的那股自信分外讓人信服,畢竟在聶雲辰心中,周東昇的形象同樣有著先入為主的效果。

「但是,周董……貿然降價在拉新方面確實是有奇效,但是……同樣會傷害到老顧客的

心理,甚至有可能對品牌形成反噬,屆時豈不是兩面都不討好?」

但饒是如此,聶雲辰也沒有盲目崇拜,反而是從自己的角度提出了異議,雖然二者在同一條利益的小船上,但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色自然也不一樣。

甲板上的視野固然開闊,但要說到對航線的理解,顯然還是掌舵者才能瞭若指掌,聶雲辰考慮的這個問題,無疑更加實際。

價格,本身就是品牌價值的錨定,一旦失去了價格錨定,極有可能會導致品牌調性的崩盤,這也是諸多奢侈品哪怕銷量不佳,也絕不可能主動降價迎合市場。

畢竟降價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段,雖然短期內可以達到強大的促銷效果,但長期來看卻是竭澤而漁的行為……

為此品牌只能夠採取曲線救國的方式,用配貨之類的手段來進行促銷,儘可能降低對品牌的影響。

或者是打著回饋新老顧客的名義降價,亦或者假借平臺大促之手,透過讓利的手段來消滅庫存……

因此,聶雲辰理所當然的認為,周東昇雖然在資本市場上戰功赫赫,但並不意味著其對於企業運營等了若指掌,在這方面有知識盲點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