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決定生產力!

從古至今,這個觀點可謂是永不過時,唯有靠著技術上的優越性,才能夠實現高屋建瓴的優勢,要不然,一切都只是空中樓閣,不切實際。

至於技術落後的下場如何,怕是沒有人比我們更加心知肚明,「落後,就要捱打」這六個字,不是思想鋼印,卻勝似思想鋼印。

就連放到商業競爭層面之上,也同樣行之有效。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技術也是為數不多能夠與資本對抗的東西,同樣也是資本最想要掌握的東西。

縱觀歷史,一旦掌握了任一掀起技術革命的錨點,那將獲得無法估量的回報。

而對於網際網路公司而言同樣如此,技術永遠是他們的核心,也是立足之本。

空有技術,沒有資本加持,尚且能夠在業內有立足之地,但空有資本,卻無技術,往往只能夠是雷聲大雨點小。

哪怕是令人詬病的騰達,同樣是一家靠著技術起家的網際網路公司,只不過令人詬病的點……

或許是一種怒其不爭的心態,在掌握大量優勢的情況下,如果將其轉化為技術,或許騰達將成為一個真正稱得上「偉大」二字的公司。

只不過技術這條路,註定是「十年寒窗無人知,一朝金榜題名天下聞」的道路,並不是誰都會願意選擇這麼一條道路……

也不是誰都有這個能力。

而作為一家僅僅成立四年時間,就從一家平平無奇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一路成長為估值超過百億美刀的龐然大物。

頭條系在技術方面的積累和底蘊,無疑就是其鮮為人知,但卻是鑄就其迅速崛起的關鍵,甚至沒有之一。

周東昇之所以這麼篤定,自然是因為經歷過頭條系在海外鬧得沸沸揚揚的新聞,為了尋求在海外上市,頭條係為此可是沒少絞盡腦汁。

只是想要在夾縫中求生存,又豈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雖說再三委曲求全,但卻始終沒能得到上市的機會。

甚至因為「滑跪」的事情一度在輿論場上被作為反面教材……只不過凡事就怕比較,在另一個「同行」的襯托下,反而一下子讓頭條系擺脫了這個輿論困境。

至於這個同行……周東昇不由面露古怪,眼下依舊還是各大資本追捧的物件,同樣也是周東昇可望不可及的共享經濟風向標。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自己投資的共享單車,也算是沾到了前者的光,只不過嘛,大是大非的事情,周東昇還是拎得清的。

言歸正傳,雖說周東昇就是一個旁觀者,但是他卻依稀記得,當初的豺狼虎豹可是對頭條系手中的獨有演算法虎視眈眈。

據坊間猜測,放行的條件之中必然就有讓其交出這份籌碼當投名狀的可能。

只不過顯然,對於任何網際網路公司而言,這都是可以稱之為命根子的東西,誰都不會輕易將命根子交到別人手中不是?

在同行的襯托下,反倒是讓頭條系變成了鐵骨錚錚的典型。

時至今日,周東昇也算是見多識廣,坐在牌桌之上也得以讓他有機會看到更多博弈的細節,所以他才能藉此得出自己的結論。

正如摩拜單車和小黃車一般,在得到資本的加持之後,前者選擇了技術沉澱的道路,而後者則是急不可耐的開始了瘋狂擴張。

頭條系同樣如此,在技術投入上的訊息,也不算是什麼商業機密,周東昇想要了解自然也不難。

【鑑於大環境如此,

而在聽到周東昇的點撥之後,陽陸宇也是不由略感詫異,似乎沒有想到周東昇竟然會如此看重「技術」。

畢竟在陽陸宇看來,純粹是野路子出身的周東昇,反而應該是對技術最嗤之以鼻的那一類人。

如今看來,倒是自己帶上有色眼鏡了,對此陽陸宇不禁略感羞愧,隨後擺正態度,接著周東昇的話題說道。

「所以,周董的意思是,我們應該把資金花在刀刃上,最佳化我們公司的技術和演算法?」

投入到技術研發之中,那可就是一個無底洞,無論是時間還是成果那可就都是未知數了。

也不像投入到其他方面上,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這往往也是投資人不想要看到的,畢竟拿著錢去打水漂這種事情……

我們自己都捨不得做,拿錢給你幹?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技術上的短板我們終歸是要未雨綢繆的,如果我們想要打贏這一場持久戰的話,這必然是我們要面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