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不管是不是抖音的使用者,都彷彿是嗅到了瓜田裡香味的猹一般,齊聚一堂,想要看一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開啟這一條熱搜,話題裡首當其衝的自然是陽陸宇這個創始人的現身說法。

說來這也是陽陸宇第一次選擇在大眾面前拋頭露面,除了極少數知名度極高的創始人之外。

絕大多數使用者對於自己所喜歡軟體背後的創始人,幾乎是一無所知。

所以陽陸宇這一次露面,也讓絕大多數人使用者第一次知道,原來抖音這款時髦流行的軟體,竟然是這麼一個平平無奇的程式設計師研發的。

原本陽陸宇自然也是不想要出這個風頭的,只不過經過周東昇的一番遊說之後,陽陸宇也明白,沒有人比他更適合來做這件事情。

而既然選擇站出來了,陽陸宇自然也沒有打算善了,商場如戰場,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所以,影片之中的陽陸宇,可謂是絲毫沒有留下任何情面,從技術層面上全方位的為大眾剖析,ame這款軟體,是如何對抖音進行全方位的剽竊。

從ui設計,再到玩法機制,在影片之中,直接將兩款軟體的應用放到一起對比,相似度可謂是一目瞭然。

雖說音樂+短影片這個玩法由來已久,哪怕是在快手和美拍那邊也不稀罕,更有像小咖秀這樣推陳出新的玩家存在,但是借鑑和抄襲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ne和抖音,無論是介面還是功能,兩者ui設計非常相似,都是短影片社交軟體,完全就是一副李逵和李鬼的扮相。

或許從技術層面上,“抄襲”這個概念就像是羅生門,難以有一個準確的界定。

但是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得到法律層面上的界定,只需要在大眾心目中形成這樣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就足夠了。

正如騰達一般,哪怕如今作為國內網際網路數一數二的大廠,依舊難以消除大眾對其“借鑑”起家的固有印象。

無論是周東昇還是陽陸宇,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只要能夠把這個標籤打在頭條系身上,就足以讓他們立於道德高地之上。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如果二者沒有體驗上的本質差異,單純從支援“正版”和“盜版”之間做選擇的話……

絕大多數使用者必然都會傾向於選擇前者,尤其是二者都是免費的前提下,選擇前者,至少還能得到道義上的正反饋……

何樂而不為呢?

更何況現在的抖音已經坐擁上億使用者,在打造年輕人社群這一方面上,早已經搶佔先機。

無論是內容產出的質量,還是使用者數量,都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對於使用者的吸引力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甭管是出於社交裂變效應的帶動之下,還是衝著內容而來,使用者顯然都沒有選擇後者的可能。

隨著這條新聞高掛熱搜,快速在網際網路上傳播開來之後,甚至部分ame的使用者在看到這條新聞之後,才突然恍然大悟。

感情自己下載的是一款盜版軟體呀,怪不得在朋友那邊看到的短影片,在這邊找不到,甚至都沒辦法關注自己認識的朋友……

於是紛紛選擇倒戈相向,“棄暗投明”,一時間ame本來穩步上漲的使用者資料,開始呈現使用者流失的跡象。

雖說目前只是一小部分,但是一旦任由輿情發酵下去,必然是會對ame的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畢竟說白了,市場就那麼大,世界上也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還是資訊傳播極快的網際網路呢?

而隨著這條新聞的發酵,自然很快也驚動了頭條系那邊的人,對於這個情況,他們顯然是早有預料。

只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對方的反應竟然會如此激烈,甚至想要將他們釘在抄襲的恥辱柱上。

一時間別說頭條系的人有些想不明白了,就連快手和美拍那邊的人也有些丈二摸不著頭腦。

犯得著這麼大動干戈嗎?

&ne嗎?哪怕是背靠頭條系這顆大樹,但是在短影片領域這一畝三分地上,ame顯然還是有點不夠看。

無論是早已經號稱擁有3億使用者的快手,還是同樣擁有過億使用者體量的美拍,才是短影片領域當之無愧的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