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昇集團草創之初,正是百廢待興之時,經由資源整合之後,整個集團上下都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

然而當所有人都陷入了忙碌之中,身為集團董事長的周東昇,反而是最為清閒的那一個人。

畢竟該交代的事情他都交代了,剩下的都還得交由時間去發酵。

隨著集團成立,如今絕大多數事情顯然都不需要周東昇再去親力親為的做了,他只需要靜靜等待驗收結果就足夠了。

可以說,經過一番折騰之後,眼下終於是達到了周東昇最理想的狀態,那就是又可以順理成章的當一個甩手掌櫃了。

還可以冠冕堂皇的表示,這是多給手底下的人表現機會,讓他們可以多歷練歷練。

至於周東昇,也難得迎來了一段「短暫」的假期,四下無事,內心裡那點小心思自然是有機會可以付諸實踐了。

滿打滿算,兩世為人的周東昇都不曾到過大洋彼岸,至於邁出國門,這輩子倒是已經成功邁出去過了。

畢竟《絕地求生》這款遊戲,就是周東昇遠赴棒子國,提前截胡了藍洞公司的收穫。

這一趟出國之旅直接讓周東昇收穫瞭如今手中最賺錢的一個專案,甚至沒有之一。

畢竟其他專案或許有更加光明的未來,但是《絕地求生》這款遊戲,代表的就是現在。

與此同時,周東昇也不由暗自慶幸,幸好自己提前將這頭現金奶牛收入麾下,不然的話……

自己越鋪越大的攤子,早就已經無以為繼了,尤其是自己所投資的專案,基本還都是融資大戶,對於資金的需求空前巨大……

這也是最開始周東昇選擇了投資兩個共享單車專案的初衷,就是指望利用這兩個專案上漲的視窗期,進行套現離場,從而讓自己回回血。

沒成想,一款現象級遊戲帶來的吸金能力,實在是前所未有的強悍,讓周東昇受用無窮。

如果沒有這顆強有力的引擎提供動力的話,周東昇整合資源,成立東昇集團的步伐,或許也不會如此順理成章。

而從我一開始就採取的免費遊玩策略,無疑也能夠極大延長《絕地求生》的壽命還有擴大受眾面,這也進一步為電競化提供了基礎。

眼下,在魔都成立的絕地求生聯賽,靠著遊戲本身帶來的現象級流量加成,再加上游戲免費的零門檻……

如今無論是在網咖,還是在直播平臺上,《絕地求生》這款遊戲的熱度都早已經無形之間超越了《英雄聯盟》這款老牌霸主。

畢竟對於諸多玩家來說,新鮮感帶來的刺激總是勝於一切的。

家花不如野花香,新歡勝過舊愛,這都不只是玩家的通病,得上升到人性的弱點了。

所以這都已經上升到人性的高度了,《絕地求生》的火爆自然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如今的《絕地求生》在國內掀起的吃雞熱潮,甚至遠遠超過了上輩子的巔峰盛況,畢竟免費才是王道呀。

畢竟在華夏遊戲市場海量的玩家群體之中,真正願意為買斷制遊戲付費的玩家,終究只是佔據極少數的部分。

就如同主機玩家在華夏遊戲市場的處境一樣尷尬,這種客觀事實顯然註定是難以逾越的障礙。

只不過,這輩子這款遊戲落周東昇手裡了,並且作為一款華夏本土遊戲進行發行,這採取的策略側重點,自然也就不太一樣了。

同時,作為一款華夏本土遊戲,並且史無前例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股現象級熱潮,更是先後在不少遊戲展上都斬獲了獎項。

隨著2016年年底將至,不少遊戲領域之中的重磅大獎,幾乎都已經內定了《絕地求生》的名字。

畢竟在過去的一年裡,沒有任何一款遊戲的熱度能夠與之抗衡,如若不將獎項頒發給《絕地求生》的話,反而會落得一個「有失公允」的評價。

甚至有可能因此影響到相關獎項評比的含金量,畢竟絕大多數頒獎典禮都是這樣,一步一步失去在大眾心目中的公信力。

至於勉強能夠跟《絕地求生》相抗衡的遊戲,那就是出自暴雪的《守望先鋒》了,然而遊戲本身的發行時間較短。

在人氣積累上,跟火爆了一整年的《絕地求生》相比,還是有著不小的距離。

並且不要忘了,作為暴雪的得意之作,這款遊戲的付費門檻可一點都不低,這也註定了這款遊戲的受眾基礎,不可能跟免費的《絕地求生》相比。

或許正是因為《絕地求生》披著「華夏國產遊戲之光」的名號在世界範圍內完成了一次史無前例對外輸出的成功典型。

所以在國內相關政策上,都得到了不少照拂,其中讓周東昇記憶深刻的審查問題……

也不知道是不是時機未到,還是自己陰差陽錯讓《絕地求生》提前面世,改變了世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