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在與甯浩相談甚歡之際,兩人無疑是在電影方面完成了一波資源互換。

對於能夠參與到甯浩領銜的電影計劃這件事,周東昇還是頗感興趣的。

畢竟作為一名多年的資深電影觀眾,對於那點臺前幕後的事情瞭解確實是知之甚少,權當是探索新領域了。

只是如今,周東昇顯然已經悄然完成了身份上的轉變,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電影觀眾,四捨五入也算是一個電影人了。

這又是客串,又是參與投資,如今連電影計劃都參與其中,饒是電影行業有一定門檻,那門檻也沒有高到這種程度不是?

當然,對於某些自恃清高的圈子,周東昇自然也不會做那種熱臉貼冷屁股的事情。

按周東昇的話來說,這就是個愛好,才能掙幾個錢呀,還得上趕著熱臉貼冷屁股,至於嗎?

至少對於周東昇來說,確實是不至於,又不是真的奔著混娛樂圈來的。

隨著與甯浩初步達成了共識之後,也就基本意味著這一部電影的籌備階段,基本上已經掃清了障礙。

只需要按部就班完成各項排兵佈陣的事情,諸如挑選演員等,那距離正式立項初審自然也就不遠了。

這些事情對於甯浩這個老油條來說,自然是熟門熟路,就一句話:無他,唯手熟爾。

而有了這麼一位老前輩充當引路人,對於剛從“駕校”拿到證件,處於新手上路狀態的文牧野而言,有老司機坐鎮,那自然是心中大定。

剩下的,自然就是穩定將自己的畢生所學施展開來就足夠了。

畢竟可不是所有拿到證的司機,都能夠第一時間擁有上路的機會,畢竟車可比考證貴多了。

更何況是拍電影呢,正如車有高低貴賤,拍電影自然也是如此。

而對於初次執導就有機會嘗試上億的大專案,那無疑就相當於剛拿到駕照的新手司機,開著一臺價值千萬的超跑上路一個道理。

這要是沒點本事和心氣支撐,那心裡頭能不犯怵嗎?

眼下萬事俱備,對於這樣可遇不可求的機會,文牧野自然也是鼓足了十二分精神,暗暗發誓一定要把這部電影拍好。

絕對不辜負周東昇的知遇之恩!

因此儘管是按部就班的環節,但是文牧野依舊是充分發揮自己打磨劇本時候那種精益求精的態度。

對於每個環節都虛心求教,務必做到自己能力範圍內的盡善盡美,這種態度無疑也贏得甯浩這位前輩的欣賞。

再加上本就都是師出一脈的北電學子,眼瞅著這個優秀後生如此上道,甯浩作為監製,自然也更加樂意傾囊相授。

如此這般,整個專案的進度自然是有條不紊的推進之中。

周東昇閒來無事,也沒少摻和其中,權當是漲漲見識,不得不說這電影臺前幕後那點事情,講究是真不少。

儘管帶資進組參與了京導的電影拍攝,在此過程中已經長過一次見識,但是參與不同階段的籌備,感觸自然也有所不同。

而時間就這麼在不經意間悄然流逝,不知不覺金秋九月已經拉開了帷幕。

九月一號,一個原本無比熟悉的開學之日,如今在周東昇的記憶之中已經分外遙遠,倘若加上這輩子的幾年光景。

“開學”已經是距離他十幾年前的遙遠事件,就連對校園生活的那點記憶都已經逐漸模糊。

不知不覺,就連靈魂都已然成為了社會人的形狀。

興許只有充滿年輕活力的年輕大學生,才能夠讓周東昇找回那種記憶中的青蔥味道吧?

大學生活好呀!周東昇不由感慨了一句,尤其是藝術院校,前不久剛在藝術氛圍濃厚的校園之中游覽了一番,對此周東昇也算是有感而發了。

饒是重走人生一遭,有些遺憾和疑問依舊無法彌補和解答呀。

就譬如,豪車頂上放水瓶這種傳說到底是不是真的,至今周東昇依舊無法知曉,畢竟他已經錯失了實踐出真知的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