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著音樂短影片的商業模式跑通,頭條系才姍姍來遲將資源大舉壓上,

進行了改頭換面的戰略,以煥然一新的姿態重新出發,爾後一發不可收拾。

只不過如今,雖然同樣是這一個時間節點,卻已經被周東昇捷足先登,提前把頭條系走過的路給走了一遍。

不光是「出口轉內銷」提前了,就連改名戰略都提前用上,還儘自己所能將可以用的資源都一舉壓上,提前創造了音樂短影片在國內短影片領域的奇蹟!

如今,有了珠玉在前,頭條系還能否取得同樣的成功,顯然還是一個未知數……

但是這種明晃晃的模仿和「借鑑」行為,原本的頭條系還能乘著正主不在偷家,打一個時間差偷發育。

最後生米煮成熟飯,靠著財大氣粗的底氣,反手將正主團隊一齊收編,完成了盜版對正版的逆襲。

雖說有歷史慣性在,但就憑現在周東昇抓著一手好牌為抖音搭的舞臺……

想要再實現歷史的「重蹈覆轍」,除非頭條繫有傳說中的天選之子,直接給周東昇來一手天降隕石……

要不然的話,想要後來居上再次完成逆襲,別說是頭條繫了,騰達出手都不見得能做到。

畢竟先發制人最大的優勢,往往是能給使用者營造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

一旦形成這種觀念,幾乎是不可逆的,譬如騰達的社交,阿里的電商一樣,逐漸成為你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最好的產品,不外乎是成為使用者的生活必須品,就如同精神上的柴米油鹽一般。

做得到這一點的公司,無一例外都成為了巨頭,而短影片賽道顯然也有著這樣的潛力。

至於誰能夠脫穎而出,那就只能夠拭目以待了。

只不過眼下,面對頭條系不講武德的偷襲,在還未起勢之際,無論是陽陸宇,還是周東昇,都沒有發現對手的存在。

尤其是隨著東昇集團的成立,加上週東昇急著將自己手中的宏偉藍圖轉化為現實。

在完成了拿下黃錚的第一步之後,周東昇更是馬不停蹄的進行第二步。

搞定了渠道,接下來自然是需要平臺了。

而抖音這一短影片平臺,此前在陽陸宇的開發之下,早就已經加入了直播功能。

只不過無論是平臺還是使用者,對於這個功能的開發還沒有達到足夠的火候。

因此這一個功能在平臺上依舊是不溫不火的,這個問題不光是抖音,包括其他短影片平臺在內都有著相同的遭遇。

畢竟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條件都遠遠還沒有達到成熟的理想狀態,因此除了厚積薄發之外也別無他法。

時間才是最好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