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奇蹟永無終止(第1/3頁)
章節報錯
不知不覺之中,一股屬於上位者的氣場已經逐漸在周東昇的身上醞釀而成,饒是他相貌年輕,性格隨和……
但是坐在下首一眾全都比周東昇年長不少的老油條,內心卻絲毫不敢小瞧這個年輕人。
畢竟,周東昇不是什麼依靠父輩光環的富二代,而是實打實白手起家,短短兩三年之間,就走到了這麼不可思議的高度之上。
細數其一步一步走來的每一個腳印,從一個小鎮創業的工廠老闆,再到轉型直播行業,慧眼識珠的抓住了數個潛力股,一手提拔將他們推到了行業頭部的位置上。
小人物傳媒也人如其名,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人物,一步步成為了直播行業里名列前茅的主播傳媒公司,坐擁一眾分佈在各大平臺的頭部主播。
而這一切成績,歸根結底自然是要歸功於幕後那一隻推手,而不是徐開道這隻手套上。
不光如此,還開創了不少行業裡的先河,諸如第一個過億合同的主播,亦或者是先後培養出多位頭部主播。
對於其他入局者而言,一將難求的頭部主播,在小人物傳媒這裡卻是接踵而至,並且都跟周東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鑑於大環境如此,
伴隨著直播經濟這一趟時代列車的發車,相比起為了誰能坐在車頭位置上打的頭破血流的平臺,更是因此掀起一場浩浩蕩蕩的「千播大戰」。
就在各大平臺打的頭破血流,資本紛紛入局,開始賠本賺吆喝之際。
坐在一等座艙的周東昇悶聲發大財,大吃時代紅利,紮紮實實完成了原始積累,為自己積攢了「第一桶金」。
時至今日,儘管頭部平臺的市值水漲船高,但是賬面上依舊有著巨大虧損,而周東昇靠著薅平臺羊毛,已然賺得盆滿缽滿。
並且也絲毫沒有自得和停止腳步的意思,繼續開始往其他行業探索,無論是在投資上的嘗試,還是對網紅傳媒的進一步挖掘。
竟然都先後有所斬獲,以難以理解的投資成功率,創下了匪夷所思的驚人回報率。
似乎被其看中的專案就不會虧損,被其選中的網紅就能夠一炮而紅一般,如此獨具慧眼的表現,簡直是令人歎為觀止。
剛下了直播行業的這一趟時代列車,轉頭又上了一輛網紅經濟的快車,雙車並駕齊驅之際,頗有股市上南北車合併的雄風(滑稽)。
畢竟無論是主播,還是影片創作者,最終殊途同歸,都是網紅。
如果說一次兩次還是偶然的話,那當偶然多次上演,那自然就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尤其是隨著東昇投資在多個投資專案上都有所斬獲之後,這個必然的結果,也隨之一錘定音。
在網紅行業之中,周東昇逐漸被冠上了一個「網紅伯樂」的名頭,這一個名頭,被周東昇一手提拔的一眾網紅幾乎無不認可。
無論是採訪,還是在直播之中,都不止一次提及對周東昇這個老闆的感激和推崇,並且將其視為自己的人生伯樂。
也正是如此,在口口相傳之下「網紅伯樂」這個名頭也隨之安在了周東昇頭上。
而隨著共享單車突然躥紅,短短半年時間兩大頭部以不分伯仲的速度先後完成了六次融資。
融資規模也是一次比一次誇張,從百萬美刀到上億美刀的跨越,彷彿只是轉瞬之間,共享單車這一條新賽道就出現了兩個矚目的頭部玩家。
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普羅大眾連「共享單車」都不知為何物的時候,東昇投資就已經率先進場佈局,並且格外精準的抓住了這兩大頭部玩家。
投資小黃
車尚且有跡可循,畢竟在北大校園之中,這一輛黃色單車早已經成為了校園裡的明星,跟一眾聲名遠揚的北大名勝古今對照,相映成趣。
但是彼時的摩拜單車,甚至連成品都還沒有拿出來,純粹是靠著一個概念死磕產品,攻克技術的古板創業者,甚至連資金都險些斷裂……
饒是如此,東昇投資依舊康慨解囊,選擇了雪中送炭,為摩拜單車續上了一波命,這才讓摩拜單車成功推出了第一代「華而不實」的產品。
其高昂的造價足以讓投資人望而卻步,但是周東昇卻依舊鼎力相助,更是不惜壓上了當時炙手可熱的【papi醬】為其開啟市場。
這份膽識和果決魄力,確實是符合一個二十歲出頭創業者的年輕氣盛。
儘管時至今日的結果證明了這個年輕人賭對了,但是絕大多數人還是這份豪賭,歸因於周東昇這個年輕人錢來的太快,所以花起來不心疼。
沒成想「歪打正著」,才得到瞭如此豐厚的回報。
只不過當他們翻開了東昇投資對外公佈的投資專案之中,細數每一個投資專案,似乎每一個專案都已經成功帶來了可觀的回報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