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東昇集團!(第1/3頁)
章節報錯
集團化的流程固然繁瑣,但術業有專攻,對於曾經操刀過上市公司的張曉光來說,設定章程一事自然是輕車熟路。
在此過程之中,其中不可忽略的兩大要素,所謂集團化自然是要以一個母公司為核心,將一眾子公司收入麾下,完成收編的過程。
而受益於周東昇對一眾公司有著絕對控股權,因此這個收編過程自然是水到渠成。
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之中,就涉及到了另外的一大要素,那就是必須召開股東大會,來設立董事會這一重要決策機構。
儘管周東昇對一眾公司有著絕對控股權,但也並不意味著可以忽略無視其他一眾股東的利益。
畢竟在周東昇這一艘利益的小船之上,那一眾股東可幾乎都沒有等閒之輩,同時也是周東昇手中最為牢固的人脈基礎。
在共同利益的驅使之下,牢牢鞏固著這一份人脈資源,無論是對於周東昇個人而言,還是對於公司的發展,都是相當重要的助力。
說白了,人終究是社會性動物,不可能成為脫離社會關係的獨立個體,饒是所謂退隱山林的隱士,都是如此,更何況是一介俗人呢。
細數週東昇手中的一眾公司,除了東昇投資這一個百分百控股的投資公司之外,其他一眾公司都有著不少股東的存在。
從早期的小人物傳媒開始,之所以小人物傳媒發展如此迅速,周東昇的「先見之明」固然佔了一大半的功勞,成功為小人物傳媒積攢下了一大批無比紮實的主播資源。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在直播經濟迅速騰飛之際,小人物傳媒也更加容易成為風口浪尖上的香餑餑。
正所謂樹大招風,倘若沒有爭取到王校長的融資,再加上黃皓澤和陳昱航兩位在羊城本地的人脈遮風擋雨……
那麼小人物傳媒的發展,可能就遠遠沒有如此順風順水,畢竟財帛動人心,沒有這麼兩位二代的出現,也可能會有白浩澤,藍浩澤之流的人物湧現。
而這些因素,在早期的原始積累階段,自然也是繞不開的環節,在周東昇還未成長起來之前,這些因素颳起的大風,都有可能將其掀翻在地。
只不過隨著如今周東昇這顆大樹的根系逐漸根深蒂固,已經大有「任你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的架勢。
尤其是在輿論場上逐漸積累的聲勢,已經成為其不可忽略的一層保護色,足以影響到獵人的判斷,讓其不敢輕易動手。
畢竟誰知道這層保護色下是硬茬,還是色厲內荏的軟柿子呢。
而除了小人物傳媒之外,一念傳媒在前不久也已經成功完成了首輪融資,光是首輪融資的規模就已經達到了1.5億美刀,並且得到了眾多知名投資機構的參投。
只要不出意外的話,一念傳媒毫無疑問是未來可期,錢途可謂是一片光明,而有周東昇在,這個意外因素足以在一定範圍內無限趨近於零。
….
當然,不在周東昇控制範圍之內的天災人禍除外。
畢竟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一物降一物,饒是像周東昇這樣的人,也有其最大的剋星存在。
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在位面之子的天降隕石之術面前,一切穿越重生都只不過是虛妄罷了(滑稽)。
而在一念傳媒成功完成了首輪融資之後,小人物傳媒這個「待嫁閨中」的黃花大閨女,已經大有梅開二度的趨勢。
畢竟周東昇手中這兩大傳媒,雖然都主打網路傳媒業務,但是側重點和方向卻是截然不同,分別著力於眼下兩大冉冉升起的新興賽道。
而無論是網路主播,還是網路達人,二者之間雖然有所差異,但卻又都殊途同歸。
從某種程度
上來說,都是利用網際網路平臺進行內容創作的創作者,只不過是使用工具和內容的差異罷了。
而用「網紅」二字來一言以蔽之,也可以說是大差不差。
儘管業務不同,但是兩大傳媒之間的關係一直都是相輔相成,互通有無的關係,因此對於集團化來說,更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在張曉光的集團架構之中,兩大傳媒也將一同組成集團的傳媒部門,進一步加深二者的協同關係,充分發揮1+1大於2的協同效應。
儘管集團化這一流程,對於一眾股東來說,毫無疑問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但是該走的流程一樣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