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許若安貫徹周東昇的意思,主動尋求與如晗控股達成進一步合作的時候,讓許若安意想不到的是,這合作的進展順利得一塌糊塗。

可謂是水到渠成。

畢竟,雖然周東昇是看上了如晗控股的成熟體系,想要以此作為李佳奇成長的一大跳板和助力。

但是,如晗控股這邊,又何嘗沒有存著類似的心思呢?

其中,張大奕作為如晗控股的第二大股東兼公司當之無愧的門面,本身在公司就擁有不小的話語權。

而當張大奕在周東昇這邊嚐到流量甜頭之際,如晗控股自然也是因此受益的一方,作為既得利益者,馮明自然對此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

並且如今隨著一念傳媒放出了融資的風聲,無論是估值還是影響力,都大有後來居上,超過如晗控股的意思。

兩家作為同在杭城這一畝三分地上的同行,可謂是抬頭不見低頭見,如果可以達成親上加親的合作關係,自然是你好我也好的事情。

雖然大家是同行,都是網紅傳媒,但是在業務上卻各有側重,並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

其中,如晗控股一直都深耕電商領域,作為電商老玩家,在供應鏈上有著深厚的積累,這也是如晗控股的老本行。

而張大奕原本也只不過是同如晗控股合作的諸多模特其中之一,只不過當張大奕試著開起了主打個人品牌的電商店鋪之時。

其身為網路紅人的帶貨能力,開始嶄露頭角,藉助著如晗控股成熟的供應鏈體系,銷量也隨之不斷攀升,一舉躋身平臺前列,更是個人品牌女裝的NO.1!

而身為老闆的馮明,敏銳的捕捉到了其中蘊含的商機,並且果斷選擇了轉型,一頭扎進了網紅經濟這一片藍海之中,成為第一批進場跑馬圈地的玩家。

短短兩年時間,無論是如晗控股,還是張大奕,都實現了質的蛻變,身價方面更是水漲船高,當如晗控股的估值超過30億之際。

身為第二大股東的張大奕,持有如晗控股整整15%的股份,四捨五入那就是將近5個億的資產。

也正是嚐到了電商變現的甜頭,才讓如晗控股堅定不移的選擇了網紅電商這一條賽道,並且得到了電商巨頭阿里的青睞。

如果說,如晗控股的商業路徑,是孵化網紅,再透過電商變現。

那作為後來者的一念傳媒,卻是選擇了截然相反的路線。

從【papi醬】的橫空出世,再到拍賣出千萬廣告的天價,可謂是一舉開創了廣告變現的先河,為網紅經濟的變現,提供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雖然變現方式不同,但卻是殊途同歸,立足的根基始終是以流量為主。

想要變現的前提條件,自然是得先擁有流量,有了流量之後,無論是電商變現也好,廣告變現也罷,都並沒有什麼區別。

而儘管相較於一念傳媒,如晗控股才是更早進場跑馬圈地的人,但是在營銷和積累流量這一塊上,一念傳媒卻是後來居上的那一個。

畢竟,如晗控股只有一個張大奕,但是一念傳媒,卻不只有一個papi醬!

學無前後,達者為師,在這一方面上,馮明甘拜下風,承認自己確實是技不如人。

畢竟技不如人並不丟人,死不悔改才丟人,只有認識到了差距,才能夠去彌補這一份差距。

因此,對於雙方的這一次合作,馮明自然是沒有拒絕的理由,要是能夠藉此機會取長補短,進一步完善如晗控股的商業模式……

那如晗控股肯定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正如兩年前,做出了與張大奕合作這一無比正確的選擇,讓如晗控股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

路一般。

馮明相信,同一念傳媒深入合作,也必然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當成功拿到4.5億的融資之後,馮明的野心顯然已經進一步的膨脹,區區一個新三板上市已經無法滿足他的胃口了。

馮明將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敲鐘上市的種子已經在內心生根發芽。

只不過想要實現這一個目標,如晗控股顯然還要做得更多才行,向一念傳媒學習只不過是其中一環。

接下來還需要考慮,如何讓手中這一大筆融資發揮最大作用……

而一念傳媒這一邊,這幾天可謂是賓客絡繹不絕,門檻都快被踩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