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輿論關注(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到現在為止,周東昇這張年輕面孔,在網際網路上露面的次數也已經不在少數,公眾對於周東昇的好奇心也堆砌到了極致。
懷揣著好奇和探尋的心理,在諸多有心人的挖掘下,順著一些蛛絲馬跡總是很容易就能找到相關訊息。
據一些有心人探尋,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王校長在海邊舉辦的那場生日派對之上,周東昇就已經露面過了。
爾後,跟王校長一同搞了《lo女主播》這個挖掘女主播的直播節目,再之後還出現在黃教主的那場世紀婚禮上,甚至上過熱搜……
再到最近這段時間,風靡全網,引起公眾熱議的烏鎮飯局,那一張集齊了網際網路半壁江山的合照之中,周東昇是唯一一個年輕面孔!
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偏偏周東昇又不像王校長那般張揚,開個圍脖賬號之類的滿足公眾好奇心。
反而一反常態的迴避輿論,正是因為這樣保持著自己的神秘感,反而是愈發激發了公眾的探尋心理,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網友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其中最容易探尋的,或許就是一些公開的資料,包括周東昇名下的產業之類的,總是最容易被人扒出來的。
而根據六度分隔理論,在人際交往的脈絡中,將世界上任何兩個陌生人聯絡到一塊只需要六個中間人。
這個理論放在現實之中或許還有點難以理解,但是放在網際網路的大環境下,可謂是將社交元素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周東昇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徹底曝光在公眾視野之中後,谷鎮之中的一些年輕人,自然而然也會關注到相關新聞。
而這些年輕人之中,自然不乏周東昇的親朋好友,鄰里鄰居,同班同學等,很快就有人給出了一些言之鑿鑿的答案,道出了周東昇所謂的“背景”。
“我是他的高中同學,據我所知他家不但沒有什麼背景,還是單親家庭條件有限,所以連高考都沒參加就出去工作補貼家用了,這在我們潮汕一帶很常見……”
“這不是我們老闆嗎?我們谷鎮工廠多的是,我們老闆最早就是在老家做電商起步的,後來去了羊城做大生意去了……”
諸如此類的訊息數不勝數,其中不乏一些渾水摸魚,藉機信口開河的內容,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是真實資訊。
畢竟人在這個社會之中活動,總歸是會留下諸多痕跡的,而順著這些痕跡,自然而然就可以摸索出周東昇的成長路線。
在公眾的好奇心探尋之下,一個白手起家的傳奇草根形象,輕而易舉就被拼湊了出來,而隨著挖掘出來的資訊越來越多。
周東昇的草根形象也愈發豐滿了起來,這種白手起家的勵志故事,加上正處於風口浪尖之上,總是很容易就得到大眾的推崇。
潛移默化之間,有關周東昇的討論越來越多,波及的範圍也緩緩擴大,興許在不經意之間就會爆發而出。
這種輿論關注,無疑是一把雙刃劍,任何人放在輿論的放大鏡下,都不可能盡善盡美,然而公眾又偏偏喜歡苛求“完美形象”。
在這種矛盾之下,如何自處,往往不是個人可以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