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猶如白駒過隙,瞬息而至,眼瞅著2016年已經過半,全國各地的氣溫也基本都開始了快速回溫,盛夏的步伐漸漸逼近。

青春,校園,綠色,記憶中最美好的時光,總是容易跟夏天掛鉤,而對於尚且還在象牙塔裡的莘莘學子而言,夏天的到來,同樣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興許是一年中最長的假期暑假即將到來,其次,或許就是隨著氣溫回升,空氣中也開始瀰漫著強烈的荷爾蒙氣息。

對於少男少女們來說,夏天是可以肆意揮灑汗水,也是可以肆意展露曼妙身姿的季節……哦~當然這也不是少男少女們的特權(滑稽)。

而在偌大的高校校園之中,如今放眼望去,除了賞心悅目的白花花一片之外,映入眼簾的還有一抹動人的黃色,跟鬱鬱蔥蔥的盛夏完全不搭嘎,顯得分外突兀。

當然這一抹黃色,不是眾多男人心中的那點小心思,而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開始在校園之中頻繁出現的身影。

彷彿只是一夜之間,校園之中都多出了整齊劃一,顏色款式一致的小黃車,整齊排列在校園路邊,分外引人注目。

最開始有的同學還以為,只是某個班級,某個學系搞的社會實踐專案之類的,畢竟諸如此類的東西,在偌大的大學校園裡並不罕見。

大學的包容性,總是絕大多數偉大專案誕生伊始的溫床,而充滿好奇心的大學生們群體,無疑就是最適合這些初生專案的使用者,甚至沒有之一。

他們旺盛的好奇心足以支撐他們嘗試一切新鮮事物,而尚未定型的思想觀念,又能給專案帶來旺盛的生命力。

就連消費能力而言,大學生群體同樣是極具潛力的一大群體,畢竟在踏入社會的這最後一站裡,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未成為他們的枷鎖。

這一條路,早就已經有了無數成功的例子身體力行的證明了這一點,包括但不限於享譽海內外的社交網路臉譜,還有國內的校內網等成功案例。

顯然,小黃車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並且正在不斷狂奔向前。

尤其是小黃車的使用費用還是微不足道的1塊錢,至於99塊錢押金更是不值得一提,畢竟只是押金而已,想退隨時都可以退。

因此,一天最多不過兩三塊錢的消費,在絕大多數學生眼中來看,完全是一筆相當划算的買賣。

最重要的是,年輕人天然就嚮往那種無拘無束,了無牽掛的自由,相比起擁有一輛自己的單車,一輛隨用隨取,任意停放的共享單車,無疑是對不想負責的年輕人來說,簡直是充滿了別樣的誘惑。

畢竟從小到大,誰還沒有經歷過丟失腳踏車的煩惱呢?就連在大學校園裡,這種事情也是屢見不鮮。

因此,這些群體率先成為了小黃車的使用者,爾後每一輛在校園裡流動的小黃車,都是一塊生動形象的廣告牌。

再加上校園相對封閉的環境,足以讓這一股潮流輕而易舉的席捲整個高校,並且還可以透過大學生之間口口相傳的口碑效應,讓這一新潮玩意兒迅速在不同高校之間流傳。

有了這一股助力,更是讓小黃車在全國高校的擴張速度無人可擋,畢竟在這一條另闢蹊徑的校園賽道上,有且只有小黃車一家獨角獸。

在小黃車沒有宣佈進入社會市場之前,基本上都不會跟摩拜單車這個競爭對手有任何交集,雙方都在各自的賽道里卵足了勁奔跑。

儘管摩拜單車同樣聲勢浩大,更是抱上了豬廠這一條資本大腿,但無論是在造價成本,亦或者是使用者積累和資料方面,都遠遠落後於小黃車。

甚至可以說全方位單方面的吊打也不為過!

畢竟,小黃車所選擇的

這條有著前車之鑑的成功道路實在是太過正確,並且憑藉著自己北大學子的身份和心得,又摸索出了一條完美適配校園發展的模式……

因此,小黃車的成功,和一發不可收拾的發展速度,可以說都是有跡可循的,資本的助推只是加速了這一個成功模式的程序罷了。

而如今的小黃車,已經漸漸開始顯現出了獨角獸的規模效應,坐擁全國上百所高校的龐大市場,腳步遍佈十來個城市,註冊使用者已經距離千萬大關已經是一步之遙。

相比起略有水分的註冊使用者而言,平臺的訂單量總是實打實的成績,而積累超過500萬的訂單,還有單日穩定在六位數以上的訂單數量……

都足以證明,小黃車恐怖的成長速度和無窮潛力。

要知道,從2015年6月份,小黃車才正式開始往校園投放第一輛共享單車,僅僅一年時間,就已經成長到了如此可觀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