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宣傳攻勢之下,遊戲官網的預約玩家人數直線飆升,僅僅過了兩天就直接破了1000萬玩家預約的大關!

這種簡單粗暴的資料體現,最為直觀的展現著《絕地求生》這款遊戲的熱度!

除了吸引諸多玩家的注意之外,這個資料同樣在遊戲行業內部掀起了一波“友邦驚詫”。

畢竟在他們看來,端遊市場早已經趨向於飽和,大量端遊玩家流向了手遊市場,就連鵝廠這個帶頭大哥都宣佈戰略轉型,放棄研發端遊了。

因此,在他們看來用日薄西山來形容端遊市場也不為過,曾經輝煌過,但以後顯然是沒什麼再創輝煌的機會了。

然而萬萬沒想到,死去的端遊市場突然死灰復燃,橫空出世一款飽受關注的端遊,是迴光返照,還是枯木逢春?

這不禁讓一些遊戲公司陷入了對人生和行業的大思考之中,到底是端遊不行了,還是我們不行?

當然,乾坤未定之際,也不排除這只是一場營銷,但是這鋪天蓋地的宣傳和熱議,如果全是水分的話,也絕對是大手筆的投入。

要不是對這款遊戲有信心的話,這麼大手筆的宣傳,難道就不怕血本無歸嗎?

遊戲公司的本質就是要賺錢的,賠本賺吆喝這種事情,在他們看來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不出意外的話,等遊戲正式上線之時,必然會有諸多遊戲公司去研究和剖析《絕地求生》這款遊戲,有沒有水分,一探虛實不就知道了?

而作為最大的贏家,身處幕後的周東昇悠然自得的望著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討論和熱度,嘴巴都快笑歪了。

等遊戲上線了,這可都是錢呀,憑藉著對《絕地求生》這款遊戲絕對的信心,周東昇自然是絲毫不擔心出現“雷聲大雨點小”這種下不來臺的局面。

畢竟,吃雞這種遊戲模式,可是經過歷史和市場雙重檢驗的,總不至於自己提前掏出來就遭受滑鐵盧了吧?

哪怕國內市場一時半會消化不了,海外市場總會支稜起來的,總有厚積薄發的時候,大不了就出口轉內銷嘛。

就在周東昇暢想美好未來之時,電話正好響起,一看手機正好是吳景打過來的。

“嘿,給你小子當代言人這錢可真好掙,正好為電影準備的道具和場景都能用得上……”吳景爽朗的聲音傳了過來。

相較於“系兄弟就來砍我”的傳奇廣告而言,具有戰場元素的《絕地求生》在要求上,確實是跟吳景籌拍的電影如出一轍。

無論是場景還是道具,絕大多數都可以拿來就用,只需要加入《絕地求生》的遊戲元素即可。

再加上吳導這位專業導演加演員坐鎮,相比起請一個小鮮肉的大費周章而言,這拍攝進度可謂是一日千里。

“景哥這麼快就搞定了,專業的果然就是不一樣。”周東昇十分驚喜的誇獎道。

“誒你小子就別給我灌迷魂湯了,我不吃這套,你就等著來我這邊試鏡吧,看我怎麼折騰你……”吳景哈哈大笑說道。

“那也得我過得了吳導你這關才行呀。”周東樂呵呵的調侃了一句。

寒暄了幾句也就掛掉了電話,拍完了後期再趕一趕進度,正好可以在遊戲上線之時放出來,也算是錦上添花了。

…………

PS:今天努努力多寫點,也算是化悲憤為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