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東昇原本的思路里,他只知道“大逃殺之父”布蘭登·格林+藍洞工作室=《絕地求生》。

在只知道這個配方的前提上,當然是儘可能的去還原這個公式才有可能得到想要的結果,如非必要自然是沒必要大動干戈的。

尤其是在可以坐享其成的情況下,哪怕是以5億美刀估值的投資現在的藍洞工作室,在未來《絕地求生》風靡全球的時候,這筆生意依舊是一本萬利的選擇。

但是如今事與願違,既然藍洞工作室不肯接受這筆投資,那周東昇這隻蝴蝶自然就不介意煽動一下翅膀,改變一下原來的軌道。

雖然不知道的“大逃殺之父”布蘭登·格林+?是否還能等於原來的《絕地求生》,這顯然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但只要能爭取到布蘭登·格林,好歹就有最起碼的保障,至於最後的結果如何就無所謂了,反正這也不是周東昇第一次改變原來的軌道了。

藍洞工作室既然都不領情了,那周東昇更不可能把布蘭登·格林這份原本屬於藍洞的機遇,原封不動的還給他們。

畢竟,自己賺不到的錢,怎麼可能在拱手相讓給別人呢,就算是毀了《絕地求生》這個遊戲又如何,反正我得不到,你也別想藉此翻身。

周東昇的格局,可沒有大到為遊戲行業可能少一款現象級遊戲而惋惜的地步,他只會為自己掙不到這個錢而惋惜罷了。

行業興衰那是大人物操心的事情,小人物嘛還是操心自己兜裡那點資本比較實際。

而周東昇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將自己記憶中有限的機遇,轉化為自己手裡的籌碼罷了,畢竟周東昇所能掌握的資訊屬實有限,也是用一個少一個。

不過,如今的布蘭登·格林才剛剛在原公司釋出了《h1z1》這款遊戲,並且熱度空前,剛開始將大逃殺這個遊戲模式帶入普羅大眾玩家的眼中。

此時的布蘭登·格林應當是春風得意的階段,興許還沒有想要跳槽和另起爐灶的想法,但是這個嘛並不重要,只要知道他未來有這個心思就好了。

讓陸四方先想辦法去接觸,建立一下良好的關係,在需要的時候再提供資金和平臺,甚至周東昇還可以露一露自己對於大逃殺遊戲的“超前理解”。

就如同說服黃錚那樣,說服布蘭登·格林,那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不過嘛,說服布蘭登·格林比說服黃錚多了一個難點,周東昇必須藉助其他人才能夠克服。

那自然就是語言表達能力了,礙於語言不通的能力,周東昇的大忽悠能力可謂是被大大削弱了,到時候只能是見機行事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要和布蘭登·格林建立合作,共同開發《絕地求生》這款遊戲的話,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得收購一個遊戲工作室才行。

周東昇腦中不由出現了一個奇妙的想法,如果這款席捲全球的現象級遊戲,是出自自家人手裡,還會不會因為各種政策問題而被卡脖子呢?

這冒出來的奇妙想法讓周東昇格外期待,有種迫不及待想要驗證一番的想法,這要是真做成了,豈不是就證明了不是大環境不行,而是有些人不行?

實際上,國內也確實是有一家公司做到了這一點,而如今這家公司還只是一家嶄露頭角的新晉遊戲工作室罷了。

說的自然就是米哈喲,不過這家公司開發的遊戲方向是二次元手遊,跟《絕地求生》這款遊戲相去甚遠,也就沒必要強行把兩者糅合到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