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以待斃從來不是孫紹的作風,在意識到危機之後,他更加努力的思考出路。

“既然在孫權手下待不下去,找機會逃出去跟著曹操或者劉備混呢?”

孫紹仔細思考著這條路的可能性,結果細細一想還是失望的搖了搖頭。

這兩位也是當時英雄,自己如果投奔過去,兩人應該都會倒履相迎吧。

畢竟是孫策的獨子啊,對付孫權沒有比這更好的槍了。孫權不完,自己就一輩子當槍;孫權完了,兔死狗烹,自己也就槍都沒得做了。

留在江東不行,投靠另外兩位大老闆也不行,剩下的就只有一條路了——出走自立!只是如今群雄割據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北方和東南方都已經統一了,並且政權穩固,時間還來得及嗎?

思考良久,孫紹心中漸漸燃起一團烈火:三國三國,如今還只成了兩國,這不就是機會嗎?

首先是要在不刺激孫權的情況下安全出走江東,孫紹仔細一想,這一步並不難走。

江東孫權這邊,孫策死後,孫紹年幼,他的生母也很早就去世了,依靠著大喬照顧著孫紹和三個妹妹,這孤兒寡母的實在沒有什麼威脅。

並且孫紹由於缺乏名師教導,文不成武不就,並不惹眼,所以至少現在並沒有引來孫權太多的注意力。

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利好訊息,只有孫權不做防備,自己才有一線生機。

其次是孫策過世不過剛剛五年不到的時間,孫策帳下的文武雖然不可能為了他反對孫權,但他們也不會眼睜睜讓自己曾經主上的唯一兒子過得太慘。

特別是兩個人,如果知道他有危險,這兩人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這兩人一個是孫策的義弟周瑜,兩人不僅是結義兄弟,也同娶了大小二喬姐妹,他與孫策府的關係是不可能分割得開的。

這也是目前周瑜雖然是江東最大的統兵大將,孫策欽點的顧命大臣,但最受孫權信重的謀主卻是魯肅的原因。

畢竟一朝天子一臣,周瑜雖好,卻是孫策的謀主,孫策雖然已經不在了,但是還有孫紹。

而魯肅雖然也是周瑜舉薦的,卻只會以孫權為君主。

除了周瑜,另一個對孫紹絕對不會置之不理的大將則是孝義無雙的東萊太史慈。太史慈與孫策是生死知己,又以孝義立身,他是最有可能全心幫助孫紹的人。

至於其他的程普、黃蓋、韓當幾員老將,孫堅死後,效力孫策與孫權並無不同,如今江東在孫權的治理下蒸蒸日上,他們絕對是無條件支援孫權的,但畢竟孫策帶領他們打下如此基業,只要孫紹的存在作為不會影響到江東大局,他們也不會為難孫紹。

其他諸如張、朱、顧、陸四大家族的人就更不用說了,孫策對待世家的態度是鎮壓絞殺,而孫權繼位後則是採用懷柔籠絡的策略,他們自然會親近孫權。

“雖然能確定一定會出手相助的只有周瑜和太史慈,但有他們相助,出走江東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至於以後的事,還有時間慢慢謀劃!”

孫紹心中已經打定主意,就睜開眼睛不再裝病。一直伺候在一邊的婢女發現孫紹醒來,立刻驚喜的向外面呼喚道:“少將軍您終於醒了!”

聽到屋內的動靜,門外很快響起腳步聲,推門聲中,兩個絕美的夫人帶著三個女孩魚貫而入。

已經融合了這具身體記憶的孫紹自然認得,當先進來的面有淚痕的絕美婦人就是大喬,她雖然與孫策只做了不到半年的夫妻,但孫策去世後,她還是接過了撫養照顧孫策遺孤的重任,直至今日已經快五年了。

孫紹回想起孫策剛納大喬的時候,那時候的她何等風采,如今雖然依舊美麗,但卻多了幾分憔悴。

跟著大喬身後的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女,她出落的亭亭玉立,雖然青澀,也是一個美人胚子,正是孫紹的妹妹孫怡。

孫紹還有兩個妹妹孫恬和孫悅,一個六歲,一個四歲多,都還只是懵懵懂懂的小孩子。兩個小女孩跟在姐姐身後,由一個跟大喬長得有五六分相似的絕美少婦一手牽著一個走進來。她容光煥發,精氣神比大喬好了不知道多少,正是大喬的妹妹小喬。

周瑜常年在外統兵,小喬便留在吳郡,她知道姐姐家的情況,聽說孫紹出事了,擔心姐姐,這才過來幫忙。

她們顯然是就在房外不遠處等著孫紹醒來,所以才能這麼快進屋來,感受到她們的關心,孫紹心中一暖。

孫紹記得,這幾個妹妹後來都被孫權嫁給顧、陸、朱家的子弟,成了孫權拉攏世家的工具,而大喬沒過幾年就會憂鬱而死。

這一屋子除了孫紹全是女流之輩,在這亂世中,都不過是掌權者的棋子,是比他更加無奈的可憐人!

大喬和孫怡看著孫紹,眼中擔憂,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