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月英勸父(第1/2頁)
章節報錯
城外向北的大道上,一隊人馬簇擁著一輛馬車疾馳,馬車內正是黃月英與黃承彥父女二人。
父女二人此時面色都有些不自然,馬車內是一片尷尬的沉默。
黃月英見到黃承彥原本十分開心,只是她還來不及欣喜就被黃承彥叫上馬車。黃承彥竟然在黃府等待黃月英的時候就做好了立刻出發的準備。
馬車在護衛們的簇擁下直接出城,向北方疾馳而去,黃月英這才感覺到不對勁,黃承彥這番動作就好像是逃難一般。
“父親何事如此驚慌?”黃月英不解道。
對於女兒黃承彥也不會刻意隱瞞,於是他將事情和盤托出,甚至是孫紹託付黃忠向他提親的事情也沒有瞞著女兒。
黃月英聽到黃承為了自己嫁個好夫君竟然不顧臉面親自上門嫁女,心中感動不已。畢竟一般來說都是男方求娶,女方上門的少之又少,就算是有一般也是託人去問,像黃承彥這般為了女兒親自上門的,古往今來只怕也為數不多。
要知道黃氏也算是荊州望族,黃承彥本身也是荊州名士,更何況自己丑名在外,黃承彥親自上門嫁女,一旦諸葛亮看不上拒絕了,那黃承彥可就真的顏面掃地了。
在東漢末年這個看重名聲的年代,拒絕高官顯貴的徵召,拒絕一個高門名士的求婚,可是一個能夠快速出名的好方法,黃承彥此舉可以說是將自己數十年的名聲都賭上了。
瞭解事情始末的黃月英對黃承彥如山的父愛感動不已,不過更讓她心動不已的卻是得知了孫紹竟然早就偷偷的準備向自己提親了。
與孫紹相處的這些日子,二人都是在討論機關以及學識上的問題,二人的話題基本從沒有涉及男女之情,這也讓黃月英頗為苦惱。
她對孫紹頗有好感,也能夠感覺到孫紹對自己有意,但此事孫紹一日不曾表白,她便不敢確定孫紹的心意,就怕是自己多想了,自作多情了,黃承彥的話讓她也終於放下心來。
如果是一般少女,此時大多數也只能順從父親的意思,畢竟這個時代講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嫁並不由己身。更何況未來夫君也是人中龍鳳,才德兼備。
但黃月英卻非一般少女,聽完黃承彥的解釋,她平靜的問道:“父親欲將我嫁與諸葛亮,是為了黃氏興衰還是女兒終生幸福?”
黃月英語氣平靜,彷彿談論的並不是她自己的婚事,她對父親知之甚深,對於這個問題她心中早有答案。
黃承彥自然是將她的幸福放在首位的,否則也不會遲遲不讓自己出嫁,她雖然醜名在外,但家族聯姻講的是門當戶對身世地位,黃承彥如果真的為了家族利益,她是絕不可能及笄三年依舊待字閨中,並且可以沒有任何約束自由自在生活的。
黃月英之所以明知故問,自然也是為了自己的幸福。孫紹不瞭解黃承彥,所以不知道如何才能改變黃承彥的決定,但黃月英卻知道。
知女莫若父,與黃月英瞭解黃承彥的心思一樣,黃承彥對女兒的瞭解也絲毫不差,黃月英此話問出口,黃承彥大概就知道了女兒的用意。
不過面對自己寵了十幾年的女兒,黃承彥即便是知道女兒接下來要說的話,他還是老老實實回答道:“為父自然是希望皆大歡喜,不過自始至終,月英的幸福才是為父最看重的。”
“果真如此,父親為何不問問女兒的想法,就直接要帶我回襄陽呢?”不出黃承彥所料,黃月英接著問道。
對於黃月英的質疑,黃承彥也不著惱,他對女兒的寵愛遠遠超過了所謂的父親的威信,他願意與女兒心平氣和的溝通。
“因為父親覺得,諸葛亮才是你的良配!”黃承彥答道。
“父親如此認為,是因為諸葛亮名聲在外,因為水鏡先生和龐德公都有識人之名,並且一致看好他能夠出將入相嗎?”黃月英繼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