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威望滔天
章節報錯
瞭解到吳昌城的情況之後,孫紹立刻準備跟淩統、華成一起去一趟吳昌城,去拜見太史慈。
畢竟無論他現在情況有多好,那都是在太史慈的幫助下達成的,而且他偷襲江夏,再取長沙的計劃提前並沒有告訴太史慈,說起來他利用了太史慈將劉磐大軍牢牢的定在吳昌城下,這才導致了長沙後方空虛,讓他有機可乘。
所以於公於私,孫紹都必須要去拜謝太史慈。
一旦決定好的事情孫紹就不會有絲毫拖拉,他現在雖然小有根基,但這點家當跟曹劉孫哪個比起來都差得太遠,所以要想跟他們競爭,他除了仰仗超越時代的見識和知識,還要在效率上超過他們,無論是做什麼事情。
孫紹親自召集眾將,將自己不在長沙時候的指揮權全權交給了徐盛。雖然在後世黃忠、甘寧的名聲都要大於徐盛,但就目前取得的成就,徐盛才是孫紹手下頭號大將。
甘寧、黃忠自然也沒有意見,他們一個還在繼續籌備水軍建設升級,另一個雖然重組了長沙營,但見識過長沙軍與徐盛軍戰力的差距之後,不服輸的黃忠自然是要狠狠操練長沙營,大家都有工作的側重點。
徐盛當家除了軍事防務,他還能處理一些民政事務,這也是其他大將所不具備的能力。
徐盛曾經在柴桑縣當了六年的縣令,將柴桑城治理的井井有條,對於處理政務還是有一手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徐盛理政也是強項,畢竟治理地方好不好不能只看治安,能讓當地經濟技術水平發展才是真正的理政治民,這方面徐盛就乏善可陳了。
可惜的是孫紹目前並沒有這樣的人才,於是也只能是退而求其次,先把治安整理好,為以後經濟發展先掃清道路吧。
孫紹走之前又特意在徐盛耳邊說了幾句話,然後才和淩統、華成一起帶了五十餘騎快馬趕往吳昌城。
吳昌城中,孫紹先破江夏,再取長沙的戰績已經傳遍全軍了,孫紹目前在軍中的威望,甚至蓋過了太史慈!
走到哪裡都能聽到士兵們議論紛紛,雖然他們都想不清楚孫紹到底是怎麼做到這一切的。畢竟當初孫紹率領一千精兵出城前往連雲山峽谷佈防,阻止長沙軍入侵豫章,這是大夥兒都知道的事情。
也是因為有這一步,才能讓太史慈軍心穩固,否則一旦豫章有失,太史慈軍心就會崩潰,一旦軍心崩潰,即便是孫武再世,吳昌城也很難守住。
可是孫紹又是怎麼飛到江夏去的呢?
他不過一千兵馬,那隻兵馬現在還在連雲山峽谷,他又是哪兒來的兵馬去打江夏的?
據說孫紹攻破江夏只有兩千兵馬,他是怎麼做到的,要知道江夏可有兩萬大軍,甚至是大都督周瑜帶領三萬兵馬也沒能攻下來!
在士兵們看來,攻破江夏已經堪稱奇蹟了,誰還能想到孫紹的動作還沒有停止,他竟然有神不知鬼不覺的又奇襲了長沙。
這不僅僅是為江東奪得了一個大城,對吳昌城守衛的太史慈將士來說,更是直接解了吳昌之圍。
吳昌被圍,雖然太史慈早就告訴過大家,只要撐過數月時間,劉磐必然糧盡退兵,但面對著劉磐四面圍城,連綿不斷的攻擊,太史慈軍也是損傷不小,士氣下降很大。所有士兵內心深處都害怕城破的那一天。
所有看是不可能的戰績加上這份恩情,讓太史慈軍中將士對孫紹更加崇拜,甚至有些敬畏,懷疑孫紹是不是孫武轉世。
吳昌城縣令府,太史慈也在搖頭,不過他的臉上卻滿是笑意。
雖然孫紹這一招有點那他當誘餌的意思,但孫紹這一系列輾轉騰挪,不僅扭轉了戰局,甚至還將江東數年不曾攻克的江夏和長沙統統拿下,這一戰足可名震天下!
太史慈原本就對孫紹寄以厚望,在感覺自己身體不行的時候,更是不惜破格提拔,讓孫紹能接觸兵權,更快的成長。
太史慈讓孫紹領兵去守連雲山峽谷,一是為了避免萬一城破孫紹遭遇不測,另一個方面也是讓他能夠獨領一軍,培養他的統帥能力。
只是即便對孫紹期望再高,太史慈也沒想到孫紹能幹成這一系列近乎奇蹟的戰績。
宋謙抿了一口酒,拍著桌子,興奮的說道:“紹公子簡直是天生統帥,比之先將軍毫不遜色,我老宋是服氣了!”
太史慈心中暗道,這小子比他父親可厲害多了,伯符雖然也是虎踞鷹揚,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只怕也做不到孫紹這般。
不過孫紹現在威望已經夠高了,太史慈自然不會說這些話。其他諸如蔣英、太史享等人也是除了讚歎不止。
蔣英想起兩個月前孫紹還跟著自己學習統籌後勤呢,現在已經光芒萬丈,讓人只能仰望了。
太史慈心中忽然升起一個想法,如果當初伯符將江東之主的位子傳給孫紹,現在又會是什麼情況?
不過這個想法只是一瞬間就被太史慈在心中否決了,孫紹即便現在再優秀,在十歲的時候也不過一個毛頭小子,是無論如何也鎮不住江東世族勢力以及北方曹操的。
而且孫紹的蛻變也是在失去孫策之後,如果沒有這幾年的磨礪,孫紹也不會是現在的孫紹。
所以說來說去,還是伯符走得太早啊,如果此時伯符仍在,他與孫紹父子同心,說不定真的可以扭轉天下大勢,與曹操正面一戰!
太史慈想到這裡,就聽到門外傳令兵來報:“將軍,紹公子已經從長沙趕過來,現在離城已經不足十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