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長沙人們吃飽穿暖,自然是要提高長沙的生產能力,但這絕非一朝一夕可以看見成效的。

好在劉磐給了孫紹一個快速拉攏民心的機會,那就是施恩。

劉磐為了籌集兵糧,將長沙與吳昌之間的幾個小城劫掠一空,並且在南下的時候也同樣劫掠了不少村鎮。

這不僅極度敗壞了劉磐在長沙人心中的威望,也造成數萬百姓流離失所,淪為難民。如今距離秋收還有將近三個月,這三個月如果沒有人接濟他們,他們十有八九會餓死過去。

這就是孫紹的的機會,施恩於長沙人的機會。

得到孫紹救濟的長沙人自然會對他感恩戴德,雖然這種感恩之情並不會長久,但作為長沙之前的敵人,這可以最大程度的打消他們對自己的敵意。

雖然長沙太守劉磐已經不在了,但長沙之前的功曹、戶曹、奏曹等諸曹掾史都在,目前孫紹也沒有動他們的打算。

得到了孫紹的指示,太守府諸曹掾史紛紛行動起來。

孫紹只是提出要求,下面人怎麼做他並不插手,但他的要求除了必須賑濟到位,還有一條,經手官吏不得貪汙!

由於是新的上司,他們不敢怠慢,迅速的制定出救援計劃,開始以孫紹的名義賑濟災民。

孫紹自然不會傻到相信他只需要這樣就夠了。

他知道這樣做一定會出問題,但他要的就是這個,只要有人敢在這件事情上使壞,他就可以趁機抓出手下的蛀蟲,不僅為長沙以後的發展掃清障礙,還能再收穫一波民心支援。

貪官自古是民眾最深惡痛絕的存在之一,打擊貪汙雖然會引起貪汙得利勢力的反抗,但向來也是快速收穫民心的最好手段。

孫紹才不相信長沙郡官吏中沒有貪官的存在,甚至這幾日他就調查出了一些,他要的就是他們自己把髒手伸出來,然後他再一刀斬斷!

寇勉自然不知道他已經被孫紹盯上了,他是長沙寇氏在長沙郡文官中的代表,而寇氏在長沙軍中的代表寇宇已經死在吳昌城下了。

寇氏是長沙羅侯後人,如今雖然已經不如全盛時期風光,但在長沙當地依然是數一數二的大家族。

劉磐身為荊州牧劉表親侄,要治理長沙也不得不與寇氏交好,在寇氏看來,孫紹同樣必須交好寇氏。

寇氏並沒有因為寇宇的死而將孫紹視為生死大敵,事實上對於寇氏來說,他們還有些後悔讓寇宇出現在了吳昌城戰場上。

好在孫紹並沒有遷怒寇氏,這也讓寇勉更加相信孫紹有意交好寇氏,因此對孫紹要求的不得貪墨,只當成了場面話,並沒有放在心上。

嚴格來說孫紹此舉有釣魚執法的嫌疑,但為了長沙之後的順利發展,別說是釣魚執法,甚至更惡劣的手段,不得已的時候孫紹也會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