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長沙已定
章節報錯
霍峻也是名留青史的名將,卻最終在距離長沙城不到十里的地方被孫紹帶領三百錦帆軍以逸待勞,一舉擊破。
霍峻心中懊惱不已,戰鬥已經結束了,他也看清了孫紹軍的人數,現在能站著的竟然不足三百!
可之前觀測火把分明有五六百人,這一瞬間霍峻就明白,孫紹他們定然是讓後面的人散開列隊,並且一人手持兩個火把,這才讓自己誤以為孫紹有五六百人。
霍峻想明白的並不只是這一件事,透過孫紹來抵擋他的人數如此之少,不難推測長沙此時定然仍在爭奪之中,否則孫紹怎麼可能只帶這點人馬?
霍峻心在抽搐,他早該想到啊,如果孫紹真的已經攻下了長沙,又何必出城攔他,他只需謹守城池,自己這點人馬又能為之奈何?
如果自己能夠再快幾個時辰,如果自己不曾讓士卒丟棄盔甲,如果自己能夠一眼看破孫紹的實際兵力,如果兩軍相遇時候自己能夠果斷下令進攻不給孫紹用言語瓦解己軍計程車氣,或許不至於有如此慘敗!
當然這個世界是沒有後悔藥吃的,霍峻也只能吞下失敗的苦果。
孫紹也已經精疲力竭了,身著三十斤的鎧甲身先士卒的廝殺,讓他現在累的站立都覺得困難。不過孫紹卻並不會抱怨,因為要不是這精良的鎧甲,這番廝殺如何能夠不傷分毫。
孫紹也慶幸自己不曾落下武藝的修煉,現在的他比剛穿越過來的時候無論是武功還是體力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這才支撐他此戰能夠堅持到霍峻軍崩潰。
此戰殺傷的霍峻軍遠不及潰逃計程車卒多,若不是霍峻有一幫鄉勇子弟兵拼死抵抗,戰鬥早就結束了。
霍峻此人能夠青史留名,自然有其過人之處,不過此時孫紹卻沒有花時間去立刻接觸招降他,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現在他這邊的事情解決了,但長沙城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他還不知道。徐盛的能力他自然是相信的,只是徐盛兵力其實也並不充足,因此在沒有確定長沙已經拿下的情況下,孫紹沒有心情去做其他的事情。
孫紹立刻召集剩下的錦帆軍,馬不停蹄的趕回長沙,當然他沒有忘了帶走的戰死的錦帆兄弟,跟著霍峻一起被俘的霍峻鄉勇子弟兵負責抬著他們。
打掃戰場的任務孫紹交給了被俘的長沙本地士卒,孫紹只是告訴他們如果屍體處理不乾淨,就將引發瘟疫,一旦瘟疫在此爆發,到時候長沙城中百姓將十不存一。
這些長沙本地計程車卒,親人家族都在這裡,相信他們自然是不願看到這樣的情況的。
孫紹回到長沙城的時候,徐盛已經不負眾望的佔領了長沙的所有城門,孫紹找到徐盛的時候,他還在仔細吩咐手下鞏固城防。
長沙是孫紹選定的根基之地,因此在進攻之前孫紹就嚴令入城之後不許擾民,無論是古人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還是現代反侵略反壓迫的的戰爭經驗都讓孫紹知道民心歸附的重要性。
既然已經控制住了長沙,孫紹也終於鬆了口氣,有了城池做依託,那麼在兵力匱乏的荊南,暫時能夠威脅到他們的就只有劉磐帶領的四郡聯軍了。
孫紹首先命令信使出發,立刻找到身後張強帶領的後軍,令其全速進入長沙,等張強的後軍到了之後,孫紹自己帶領的人馬就達到了五千,到時候即便劉磐全軍來攻,孫紹也能保證長沙不失。
張強帶領五百錦帆和兩千原江夏水軍投降的後軍距離他們相隔了兩日的路程,現在長沙已經在自己手中,劉磐的大軍還在東邊,張強率部南下是一馬平川,張強全速前進應該用不了兩天。
第二道命令自然是派出斥候向東北方向打探劉磐軍的動向。
第三道命令是再次強調不得擾民,違者必斬。孫紹之所以一再強調這一點,其實是有些擔心甘寧的錦帆軍。
徐盛一手訓練的精銳都是柴桑的子弟兵,都是良家子出身,加上軍紀森嚴並沒有劫掠的習慣。
錦帆軍則不同,他們是水賊出身,曾經佔江為王,打家劫舍的事情沒少幹,因此匪氣極重。
加上甘寧本人視手下如兄弟,視平民如草芥的態度,如果不提前擺明自己的態度,等到錦帆軍真的捅了婁子,再處理這些事情就會變得很棘手。
孫紹下完三道命令之後,就將城防重任全權交給了徐盛,這些事情不是他的強項,他願意交給更擅長的徐盛去做。
目前守軍也全部都是徐盛的部下,他用起來也是如臂指使,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