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神兵天降,一戰破城(第1/3頁)
章節報錯
秭歸城。
面對著已經近在四十里外的荊南軍,高沛終於相信孫紹真的敢來攻打益州。
其實早在半個月前,就有訊息傳來,孫紹正在厲兵秣馬,準備對益州動兵。
這個訊息卻被高沛嗤之以鼻,在高沛看來,孫紹夾在曹操與孫權之間,自保尚且吃力,怎麼可能會有餘力來進攻益州?
再退一步說,就算是孫紹來了,他也不怕。秭歸城易守難攻,他率領著三千精兵鎮守此城,孫紹即便是有十萬兵馬,他也能抵擋一陣,更何況區區荊南,就算全部兵力都來,能夠湊得起十萬兵馬嗎?
自以為看清了局勢的高沛對自己的判斷深信不疑,直到荊南大軍在西陵休整完畢,浩浩蕩蕩開向秭歸的時候,高沛才意識到孫紹真的可能來了。
高沛立刻關閉城門,對整個秭歸城施行戒嚴,並且向東方派出大量斥候,打探荊南軍的動向。
黃忠率領的荊南軍前鋒行軍速度並不快,他們也沒有躲躲藏藏,彷彿這不過是以此普通的行軍,而不是即將攻打一個易守難攻的城池。
秭歸城的斥候也很快打探清楚,荊南軍此次由孫紹親自統領,以黃忠為先鋒大將,總兵力大約兩萬人馬。
得知此訊息的高沛長出一口氣,大笑著對手下道:「好一個目中無人的孫紹,區區兩萬兵馬便敢向益州進攻,當真是不知天高地,當我益州無人也!兄弟們,都給我打起精神來,就憑藉咱們秭歸的地勢,只要我們不盲目出戰,孫紹帶多少兵馬都是徒勞!聽說這孫紹自起兵以來從無敗績,這一次,咱們就要在秭歸殺一殺他的威風!」
秭歸將士見高沛如此胸有成竹,想到秭歸城得天獨厚的地勢,頓時氣勢高漲,紛紛附和著要好好給孫紹一個慘痛的教訓。
荊南大軍中,孫紹與法正並轡而行,孫紹有些不解的問法正:「孝直,你為何不讓我多帶一些人馬,咱們兩萬人就想打下益州,兵力是不是太薄弱了一些?」
法正笑道:「主公,兵貴精而不在多,咱們這兩萬精兵個個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其戰力遠超益州軍,就這兩萬精兵,即便與四五萬益州軍正面對壘,咱們也未必會敗!」
由於荊南人口相對中原和江東都比較少,精兵政策一直是孫紹對軍隊的要求,兵貴精而不在多的道理,但僅憑這一點,孫紹並不認為能夠拿下益州,他搖頭道:「我軍戰力如今比之曹軍也毫不遜色,如孝直所言,以兩萬正面硬撼五萬益州軍,我也深信我們能戰而勝之!然,益州國富民強,人口超過百萬,當真全力征召,兵馬不下三十萬,咱們只帶了區區兩萬兵馬,我還是覺得太過託大了!」
面對孫紹的質疑,法正也不氣惱,反而奇怪道:「主公既然心有疑慮,為何還會採納臣的建議?」
孫紹看著法正,真誠道:「因為你在益州生活了幾十年,必然比我更懂益州,你的建議,是經過深思熟慮,必然有你的道理。我雖然一時想不明白,卻並不妨礙我對你的信任!只是到了這個時候了,你究竟是如何考慮的,也該跟我說清楚了,否則我如何向其他將士交待?」
法正在馬上拱手回道:「主公如此信賴臣,臣肝腦塗地,方能報答!主公的想法其實並沒有錯,益州若是全力動員,其兵力絕對超過三十萬人,那時候休說是我們兩萬人馬,就算舉荊南之力,也未必能戰而勝之!其實臣之所以讓主公只帶兩萬兵馬,就是不願面對如此情形。」
孫紹靜靜的聽法正解釋,不過即便聽到這裡,孫紹還是沒有聽明白法正的意思,法正見狀繼續說道:「臣久居益州,深知益州豪族,雖然名聲不如江東四大世家,但各族若是合兵一處,其兵力甚至要勝過江東世族。這些豪族平時相互傾軋,爭鬥不休,若是有益州外部勢力入侵,若是該
力量不強,僅能打擊一方豪族,那麼其他豪族便會作壁上觀,幸災樂禍,但若是這個力量過於強大,威脅到了整個益州,那麼這些豪族便會串通一氣,暫時放下成見,一致對外。主公剛才說了,以兩萬對五萬益州軍,我們當能戰而勝之。若是舉荊南全力與益州全力爭鋒,勝負卻是五五之數。所以臣以為此番伐蜀,其取勝之道不在於兵多,而在於以優勢兵力,將益州豪族派系各個擊破!」
法正說到這裡,孫紹終於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孝直的意思是,若是我們伐蜀兵力太多,會讓益州所有勢力感受到威脅,聯合起來抵抗我們,而我們只帶兩萬兵馬,他們就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任由我們將眼前的敵手擊敗,如此以來我們雖然兵馬少,但面對的敵人戰力也始終在我軍之下,就可以將他們各個擊破!」
法正笑道:「臣正是此意,除此之外,臣以為那些被我們擊敗的豪族,主公也可以將其收服或者與之聯合,如此一來,則我軍越打越強,益州越打越弱,此消彼長,待到敵人發現情勢不對的時候,我們在益州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劉璋派系,到那時候,益州或許可以不戰而定!」
孫紹擊節讚道:「高明,高明啊!以孝直此策,我們便可以用最小的力量攻伐益州,也能儘可能少的與益州人結仇,甚至讓我軍能夠留下更多的兵力守衛荊南,真乃一石三鳥之妙計也!」
法正微微一笑,孫紹卻覺得自己讓法正作為此次伐蜀的軍師,確實是找對人了,若是龐統作為軍師,雖然他的才智並不比法正遜色,但他對益州並不像法正這麼瞭解,未必能夠制定出這樣一舉多得的策略。
法正忽然又想起一事,提醒道:「主公若是想要被擊敗的派系豪族儘快與我們合作,則必須要在戰鬥中將我軍軍威打出來,讓他們看到我軍的實力,主公萬不可為了與蜀人少結仇而心慈手軟!」
孫紹豪氣沖天大聲道:「孝直所言極是,我軍不僅要勝,還要勝得幹勁利落,讓益州人知道我軍的強大!」
荊南軍先鋒大軍此時已經抵達了秭歸城下,只不過跟孫紹在後方豪氣沖天不同,黃忠的先鋒軍在攻打秭歸的時候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黃忠領軍一路直達秭歸城下,不待營寨紮好,黃忠便越陣而出,親自在秭歸城下邀戰。
高沛又不是傻子,怎麼會放棄秭歸城的天然優勢,出城與黃忠交戰,他早就打定主意據城死守,要藉助城池地利優勢,讓荊南軍耗死在秭歸城下。
對於黃忠的叫戰,高沛下令全軍無需理會。
黃忠見高沛不敢應戰,便讓手下將士在城下大喊:「高沛匹夫,無膽鼠輩,爺爺已經年過六旬,爾等卻不敢對陣,如此怯懦,枉為一軍主將。不如回家去,給爺爺繡一朵花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