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興兵伐蜀(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次伐蜀另外兩個重要的文臣武將法正、鄧艾,則直接從江陵出發,與糧草輜重一同在西陵與孫紹會合。
大軍沿著湘江順流向北,抵達羅縣後甘寧前來拜見,與孫紹一番暢談之後,孫紹拒絕了甘寧親自護送到公安港的想法,並囑咐甘寧,長沙水軍不僅擔負著長江防線,也是長沙北部的屏障,責任重大,讓甘寧務必不能掉以輕心。
甘寧鄭重承諾,保證守好長江防線和長沙北部。甘寧之所以有如此信心,乃是因為如今的長沙水軍早已經今非昔比,不是剛剛成立之時只有兩三千兵馬,十幾艘破船的時候了。
如今的長沙水軍不僅有一萬五千的水軍將士,甚至還有近萬的預備役戰士,各種新式的戰船戰艦,也多達數百艘,可以說單論水軍戰力,甘寧甚至敢與江東正面一戰。
這些年甘寧的官職幾乎沒有變過,但他卻沒有絲毫不滿,便是因為他雖然依舊之時長沙水軍統帥,但他麾下的實力卻是翻了數倍。
當然長沙水軍也不是沒有弱點,其最大的問題不是戰船裝備,也不是水軍戰士,而是優秀的水軍將領,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熟悉水戰的大將大多集中在江東,甘寧這幾年也培養了幾個不錯的年輕小將,但這些小將無論是統兵還是水戰經驗,都與江東相差甚遠。
這也是如今制約荊南水軍發展的瓶頸所在,也是長沙水軍如今在裝備全面領先的情況下依舊不能制霸長江的最主要的原因。
對此孫紹也是束手無策,只能讓甘寧儘可能的內部挖潛。
離開羅縣船隊沿長江溯流而上,孫紹想起當時離開吳郡,第一次乘坐戰船的時候,那時候他只有一個華成陪伴,可謂孑然一身,無兵無權,甚至沒有立足之地,有的只有一顆不甘寂寞的心。
時間過去不過五年多,他已經像孫策一樣,僅用了五年的時間便打下了荊南的基業,如今更是統領大軍進攻益州,此役一旦成功,那麼他的實力將再一次
迎來質變,成為真正能與曹魏和江東分庭抗禮的一方霸主。
孫紹站在船頭,望著滾滾長江,胸中的波濤,如江水一般,壯懷激烈。
大軍次日抵達公安港,淩統率領的武陵水軍,無論在船隊規模還是其他方面,都遠遠不如甘寧的長沙水軍,為了運送沙摩柯率領的蠻兵和零陵軍,淩統不得不出動了全部的戰船。
淩統對於不能跟著一同伐蜀頗為遺憾,向孫紹抱怨不止,孫紹只用一句話便讓淩統閉了嘴,他告訴淩統,只要淩統願意卸任武陵水軍統領之位,立刻便將他列入伐蜀大軍之中。
淩統聞言立刻閉嘴了,他獨掌一軍,威風快活,水戰也是他之所長,若真讓他去幹別的,他還真不願意。
孫紹對於這個結拜的兄弟極為信任,他是純粹的武將,重情重義,領兵打仗不在二話,但又沒有什麼心機城府,不會拉幫結派,這樣的武將哪個君主會不喜歡?
孫紹對淩統苦口婆心,讓他不要滿足現狀,要將武陵水軍打造的如同長沙水軍一般強大,同時他也要與甘寧密切配合,保證長江防線的安全,另外此次伐蜀,武陵水軍還要承擔運輸糧草輜重,協助拱衛江陵的重任,其責任之大,不在長沙水軍之下。
淩統雖然看起來有些玩世不恭,但對於軍隊建設的事情卻從不敢懈怠,聞言也收起笑臉,鄭重應諾。
孫紹雖然水戰能力一般,但他對於坐船卻沒有多少不適的感覺,但沙摩柯以及他麾下的蠻兵兒郎,卻忍受不了船上的顛簸,一個個吐得稀里嘩啦,面色蒼白。
好在公安港到西陵也不到兩日的航程,大軍很快便抵達了西陵。
黃忠作為此次統兵大將,自去安排各軍各營的登岸休整,孫紹下船之後則直接來到衙署,法正早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法正一見到孫紹,就再次送上一個好訊息——漢中的馬超在收到孫紹書信之後,果然忍不住向張魯請命攻打關中。
張魯雖然坐擁漢中,兵馬錢糧都很充足,但他卻並沒有多少爭霸天下的雄心,一心一意只想在漢中做一個土皇帝,漢中與益州的連連征戰,更多的是因為劉璋殘殺了張魯母親及一家家小的私仇,而不是張魯有多大的野心。
曹操如今乃是天下第一諸侯,不來打他他就燒高香了,馬超還想讓他去主動去招惹曹操,張魯心中自然是百般的不願,一口拒絕。
但馬超卻不依不饒,他看出張魯不敢得罪曹操,於是也不強求張魯出兵,只是請求張魯給予糧草輜重,他自己則帶領關中戰敗後跟隨他的一萬本部兵馬,又從漢中以西的武都郡召集了三千羌兵,合兵一萬三,號稱三萬大軍,如今已經兵出褒水河谷,悍然向雍州發動進攻。
孫紹聞言大喜,如此一來,曹操的原本所剩不多的機動兵力也不得不向關中增援,便更沒有精力阻撓他們伐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