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又嘆了口氣,道:「子龍轉投孫紹,原本就是主公的意思……」為了讓關平兄妹相信,諸葛亮從劉備與徐庶設計讓趙雲拼死去解新野之危的事情說起,一直到武陵撤軍之時。

「那時候你也在軍中,當知道我所言不虛。」諸葛亮道.

關平嘆道:「原來竟是如此,難怪當初伯父不讓我或者劉封斷後。趙叔果然不是貪圖富貴之人,是我們多心了,不該懷疑他。」

諸葛亮道:「確實如此,如今你們可願相信他說的話了?」

諸葛亮說完,眼睛卻看向關銀屏,關銀屏也點了點頭。

諸葛亮見兄妹不反對,便說道:「說起來我也想知道當日情形,今天正好你們來了,不如就找子龍,讓他說一說那日的情形吧。」

關平道:「好,只是您能夠離開這裡嗎?」

諸葛亮苦笑道:「何須我們去找他,此刻他應該已經在來的路上了。說起來他曾經兩次來見我,我心中悲傷,都選擇避而不見,也是該見見他了。」

諸葛亮說完又給兄妹倒了杯水,然後三人便靜靜的等著趙雲到來。

果然一杯水還沒喝完,院外便傳來趙雲的聲音:「先生,不知今日可否一見?」

諸葛亮回道:「子龍請進。」

趙雲很快步入院中,他並沒有帶隨從,是孤身一人來的,他見到關平兄妹,並沒有半點感到意外。

趙雲的表情倒讓關平兄妹有些意外,他們原以為趙雲四處尋他們不得,在這裡見到他們多少會有些意外。

諸葛亮一眼看出兄妹疑惑,道:「你們當真以為子龍是尋不到你們麼?他是想讓你們知道他在找你們,你們不願見他,他便不強迫你們而已。你們若是遇到困難,他可能才會出面。我說的對吧,子龍?」

趙雲滿臉佩服的表情,道:「果然什麼都瞞不過軍師的眼睛。我受主公以及雲長、翼德兩位兄長所託,必要照顧好他們。我知道了銀屏今日行刺之事,正在猶豫要不要出面解釋,知道他們來到軍師這裡,便急著趕了過來。」

關銀屏小臉一紅,道:「趙叔,你剛才說父親他們託你照顧我們?」

趙雲點頭道:「確實如此,這是他們親口託付。」

關平不解道:「那晚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趙叔能給我們說一說嗎?」

趙雲點頭道:「

這是自然,我從沒有想過瞞著你們。」

於是趙雲便將那日劉、關、張被曹軍逼入絕境,孫紹帶兵殺散曹軍,勸劉備投降,劉關張三兄弟拒絕投降,並不許趙雲自殺,向趙雲託付家人,最後慷慨自殺的情況一五一十全部說了出來。

趙雲說道後面,已經是眼圈泛紅,諸葛亮聽完感慨道:「這孫紹倒也算是識英雄重英雄,只可惜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他與主公都不可能放棄自己的雄心壯志,終難並存於世。作為對手,他也算給了主公最大的體面,沒有辱沒了主公的一世英名。」

趙雲點頭道:「若非如此,我又豈肯繼續為他效力。其實若是主公肯降,公子必不會加害……」

諸葛亮搖頭嘆道:「主公這一輩子都在為掃平天下匡扶漢室而努力,他若放棄這份雄心壯志,即便活著,跟死了又有什麼分別。或許從決定逐鹿天下開始,他便做好了準備了吧。同樣的,雲長與翼德,他們跟主公情同手足,孫紹雖然愛才不願殺害他們,但若是主公死了,他們一樣生不如死。他們從桃園結義開始便誓同生死,這樣的結局雖不完美,卻也並不淒涼。坦之、銀屏,你們父親叔伯能夠將你們託付給子龍,其用意你們可明白?」

關平兄妹同時搖了搖頭,諸葛亮道:「其一,你們的父親還有大伯、三叔並不記恨孫紹,並且相信孫紹有容納你們的肚量;其二,他們希望你們平平安安,好好地生活下去。你們明白了嗎?」

關平用力的點了點頭,道:「多謝先生指點,關平明白了,關平一定會好好照顧弟弟妹妹,不會辜負了父親的期望。」

關銀屏也終於被說服了,道:「銀屏明白了,以後不會再任性妄為了。」

趙雲見兄妹二人終於釋懷,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道:「想明白了就好,以後你們也不要住在外面了,我在我府附近找幾座院子,你們都搬過去住吧。」

關平想了想還是點頭同意了,他畢竟只有一個人,如何能夠照顧得來那麼多人,而且這也是關羽的意思,他也不願違背。

見關平同意了,趙雲大喜,立刻走出院子,讓隨從立刻去安排。

關平卻阻止道:「趙叔且慢,此事我雖然同意,但大娘和叔母那邊我還需先去徵得她們同意。」

趙雲想了想,覺得關平的話很有道理,道:「也好,那我先讓人找好院子,你與主母他們商量好了我再來接你們。」

二人商議已定,關平道:「我與小妹離開時間挺久了,家中只怕有些擔心,我這邊帶銀屏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