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孫紹這一波操作,原本孫權聯合曹操秘密的行動,徹底被擺到檯面上了,只不過此時最難受的並不是計劃被曝光的曹操和孫權,而是劉備。

若是曹操或者孫權一方來攻,劉備都很難抵擋,但若是斡旋得力還有機會左右逢源,閃轉騰挪,但這一次曹操、孫權一同來攻,即便是心志堅韌如劉備,此時也只有絕望的感覺。

「軍師,孫紹這次主動給我們報信,以你來看,我們有沒有機會……」劉備滿眼期待的看著諸葛亮問道。

劉備話沒說完,但諸葛亮明白劉備的意思是有沒有機會與孫紹聯合,對抗曹操和孫權,如果孫紹能夠出手,雖然勝算依舊渺茫,但如果孫紹能夠牽制住孫權,劉備面臨的壓力便直接少了一半。

聯合孫紹對抗曹操、孫權的思路諸葛亮早就思考過,但諸葛亮並不認為孫紹會給劉備這個機會,他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孫紹不會同意的,聯合對抗曹操、孫權聯軍,拋開我們之前的舊怨,即便我們倆家聯合起來也是勝算寥寥,更重要的是對孫紹來說無利可圖,孫紹、龐統如此精明,豈會行此昏招?」

「孫紹卻是是精明,可是他也該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我們覆滅了,孫紹就將獨自面對曹操與孫權的壓力,用這一點是否有機會說動孫紹?」劉備露出失望之色,但他還是不死心,繼續問道。.

諸葛亮知道劉備此時心已經亂了,否則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但他還是耐心的答道:「我們在的時候,孫紹也是兩面敵人,我們沒有了孫紹還是兩面皆敵。而且沒有了我們,孫紹和孫權便沒有了選擇,只能相互依靠彼此。這才才是真正唇亡齒寒的關係。」

劉備啞口無言,諸葛亮繼續說道:「歸根究底還是一山不能容二虎,我們與孫紹同在荊州,彼此要想壯大都要奪取對方城池,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孫紹取荊北之心比曹操、孫權只多不少啊!」

劉備輕嘆一聲,道:「孔明,依你之見,我們還有機會嗎?」

向來胸有成竹的諸葛亮此刻也沉默了,他想要說些振奮精神的話,但劉備並非庸人,若非對局勢看得透徹,又怎麼會露出絕望之色,這時候再說什麼都沒有用了。

諸葛亮嘆道:「局勢崩壞至此,亮也無計可施了。江陵已不可守,主公當早謀出路才是!」

「出路?」劉備自嘲的笑了笑,道:「還有別的出路嗎?」

諸葛亮咬牙道:「為今之計,只有去投奔益州劉璋,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

「劉璋?」劉備苦笑著搖了搖頭,道:「劉璋若能容我,又怎麼會封鎖關隘,阻我西進之路呢?」

諸葛亮回道:「此一時彼一時也!彼時劉璋忌憚主公,只因彼時我軍軍力太盛,劉璋擔心我們鳩佔鵲巢,但此時我們已經是窮途末路,就算是入川對劉璋也構不成威脅,是以劉璋並不會太過忌憚。劉璋雖然坐擁天府之國,雄關險隘,但其帳下卻少能征慣戰的大將,就連漢中張魯都能夠時時出兵侵擾,若主公能夠以漢室同宗請求劉璋收留,並承諾幫劉璋鎮守北境,劉璋應該不會拒絕!」

劉備細細一想,確實如諸葛亮所言,如今形勢他已經威脅不到劉璋了,劉璋或許真的會接納他,但是……

劉備的心一陣抽搐,他生於延熹四年(即公元161年),今年是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如今已經整整五十歲,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了,就算是今年過世,也算得上高壽了。

若是三十或者四十歲的時候,他還有時間再蟄伏等待,可到了這個年級,他真的還有時間去等嗎?

諸葛亮畢竟年輕,只要有一絲機會也不願放棄,他一時間並沒有猜到劉備的心思,以為劉備擔心劉璋不肯收留,繼續勸道:「主公無須擔心,孫紹訊息給

的及時,此時曹操、孫權調集兵馬、調動糧草至少還要一個月的時間,我親自去一趟成都,必然說動劉璋,為主公求得安身之地!」

看著面色堅毅的諸葛亮,劉備忽然發現自己是真的老了,他已經沒有時間再等待了。

幾十年來他一直都是依附於其他勢力,這一次全據荊北是他勢力最強盛的時候,也是他真正當家做主,不再仰人鼻息,不用看人臉色。

品嚐過這種大權獨攬、乾綱獨斷權力味道的劉備,也不想再寄人籬下,聽命於人了,他厭惡那種味道,厭惡那種感覺。

劉備幾十年的努力,到最後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讓他覺得意興闌珊,他輕輕擺了擺手,道:「孔明你先去忙吧,容我三思!」

諸葛亮驚訝的看著劉備,要知道以前議事,只要有一點問題沒有解決,即便是通宵達旦,劉備都不會讓諸葛亮離開,必須要將事情全部商議完畢,而這一次,劉備根本就沒有做論斷,卻讓他先行離開。

諸葛亮深深的看了劉備一眼,拱手退了出去。

江陵大營,關羽帥帳之中,關羽、張飛對坐而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