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以西三十里有一座山,因為一山兩峰中箭凹陷,形似馬鞍而被稱為馬鞍山,馬鞍山是西陵往秭歸入川的必經之路。

龐統率領的五千兵馬便是在這裡設下埋伏,等著曹軍大營派出的去支援曹操的兵馬。

曹營中收到于禁的訊息,曹仁立刻便派兵前去支援,夏侯淵當仁不讓擔任主將,領兵三萬立刻出發。

臨行前程昱專程來見夏侯淵,說道:「妙才,此去秭歸,途中需要提防孫紹軍伏擊。」

夏侯淵不屑道:「量那孫紹小兒,兵微將寡,安敢阻攔天兵?」

程昱搖頭道:「妙才不可大意!孫紹兵馬雖然不如我軍,但其戰力絕對不弱,否則劉備也不會在武陵折戟沉沙。妙才若是大意,恐遭其暗算!」

劉備軍的戰鬥力夏侯淵是見識過的,程昱這麼一說,夏侯淵也收起輕視之心,皺眉道:「先生言之有理,只是此去秭歸,將近百里,若是瞻前顧後,只恐誤了行程,讓主公遇險!」

程昱道:「倒也不用處處小心,只是西陵以西有一座馬鞍山,那你地勢險要,孫紹軍若是設伏,必在此處,妙才只需平安經過這裡,此行當無大礙。」

夏侯淵將程昱的話記下來,拱手道:「多謝,軍情緊急,末將這就告辭!」

程昱拱手道:「將軍一路小心!」

夏侯淵領軍一路急行,果然直到馬鞍山前一路平安無事,夏侯淵記得程昱的提醒,在進山時將軍隊分為兩部,依次透過。

先鋒部副將率領一萬兵馬,待他們平安透過之後,夏侯淵再親自領大軍透過。

龐統早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透過望遠鏡,躲在高處的龐統將夏侯淵兵馬調動情況看得清清楚楚。

馬鞍山道路兩旁已經堆滿了引火之物,只等曹軍經過,龐統就會命令用火箭攻擊,引燃道旁草木,馬鞍山道旁都是草木,只要燃燒起來,那邊是漫天的大火。

龐統原本想要一把火將曹軍燒個乾乾淨淨,但夏侯淵分兵的策略讓龐統的計劃泡湯了,龐統頗有些遺憾,只好將目標改為吃掉曹軍先鋒部。

之所以放棄燒夏侯淵率領的主力,是因為龐統還計劃著借大火的掩護拜託夏侯淵軍隊的追擊,若是讓曹軍先鋒過了馬鞍山,一旦被曹軍纏住,再要脫身就難了。

夏侯淵先鋒部隊剛剛進山,埋伏的孫紹軍便立刻發動偷襲,近千支火箭讓馬鞍山山谷瞬間化為一片火海。

水火無情,若是遇到敵軍伏擊,曹軍或許還有抵抗之心,但山火一來,再勇敢計程車卒也只有逃命的分。

曹軍先鋒陣中,慌亂計程車卒沒頭蒼蠅一般亂竄,戰馬受驚四處撒野,人馬踩踏而死者不計其數。

夏侯淵又驚又怒,一面慶幸自己聽錯了程昱的建議,否則一旦自己帶著三萬人馬進入山中,這一把大火至少也要燒掉近半的兵馬。

大火完全將前進的道路阻斷,夏侯淵無法追擊敵軍,但他也是征戰沙場的名將,這個時候他毅然做出決策:不追擊放火的敵軍,而是又派出一萬兵馬,徑直向南,去龐統軍撤退的必經的江岸附近守株待兔。

龐統在山上將夏侯淵兵力調動看得清清楚楚,他也立刻放棄了向南到江岸等待水軍救援的想法,因為那樣做無異於自投羅網。

山火燒了整整一天,這才由一場大雨澆滅了火勢。

這一天的時間,無論是想要用水軍接應龐統的淩統,還是從西向東趕來的曹操,還有守在馬鞍山南方的夏侯淵,全部沒有等到龐統的出現。

大火熄滅後,曹操與夏侯淵在馬鞍山會師成功,但龐統的大軍卻消失不見了。

曹操自然不會認為龐統自己葬身於大火之中了,他與夏侯淵在此地勘察良久,

終於在馬鞍山東北部的一條河谷中找到了龐統軍路過的痕跡。

曹休抓了幾個當地人,詢問這條河谷的情況,當地人只知道這條河名叫黃柏河,流向自北向南,在西陵附近匯入長江,至於透過河谷能達到哪裡,他們也不清楚。

一番商議過後,曹操決定就地紮營,堵住龐統南歸之路,同時派出斥候小隊,向河谷深處打探龐統軍的情報。

曹操之所以如此決定,一是因為此行遭到孫紹軍幾次偷襲,損失頗重,就連曹真此時也生死不知,除了兵馬的損失,曹軍一敗再敗,對曹操的威望也是極大的打擊,曹操如今剛剛就任魏公,正是需要鞏固威望的時候,原本與孫權合作滅劉備,便有進一步提高威望的打算,誰知道此行威望不僅沒有提高,還被孫紹打擊不少。

若能將龐統這部人馬堵死在黃柏河河谷,多少能挽回些顏面和威望。

除了上述原因,曹操年事已高,這幾天連續的奔波勞累,加上昨晚受了風寒,現在已經一病不起,不宜行動,正好在西陵修養些日子。

由於曹操行營暫時定在了西陵,曹仁也不得不向西陵靠攏,將大營移駐到西陵與當陽之間,以威懾江陵的孫紹,拱衛曹操行營,並且保護襄陽當陽西陵這一條漫長的後勤補給線。

孫紹已經回到江陵,但已經過去兩日,卻一點龐統的訊息都沒有,這讓孫紹極度不安,淩統的水軍日夜在秭歸到西陵的江面巡邏,但岸上被曹軍佔據,淩統的水軍也不能靠岸。

經過斥候打探,孫紹也知道了龐統如今可能被困在西陵北部的黃柏河河谷之內,但如今西陵以待駐紮著曹操八萬大軍,以江陵目前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救龐統出來。

江陵到秭歸這一帶原本是劉備軍控制的區域,孫紹和劉備都是初達此地,對當地的地形非常陌生。

黃柏河上游區域都是深山,人煙罕至,此時的地圖對這些區域的瞭解幾乎為零,在地圖上這些地方都只有一片大山的符號。

江陵初定,諸事繁雜,諸文武都有海量的事情要處理。

淩統被派出去沿江尋找龐統;華成整備城防,補充軍隊;蔣琬重建江陵太守府,考察官員,保持江陵政務不怠;法正也要處理各方送回來的情報。